题库 小学语文

题干

课外阅读。

棉鞋里的阳光

早晨,阳光照到了阳台上,妈妈在给奶奶晒棉被。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吃过午饭,奶奶要睡午觉,妈妈收了棉被铺到床上。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她舒服地合上了眼睛。

奶奶睡着了。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

奶奶醒了,小峰把棉鞋放回床前。奶奶起床了,把脚伸进棉鞋里,奇怪地问:“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小峰笑了笑,说:“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小题1】用横线画出第5自然段中的动词。
【小题2】小峰给奶奶晒棉鞋是因为(  )。
A.奶奶的棉鞋湿了
B.和妈妈学的
C.奶奶喜欢穿晒过的棉鞋
【小题3】你从小峰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你在家里是怎样做的?试着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27 01:0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来到小木屋后面的山坡上。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yíng)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小题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世界    (   )的脑袋   (   )的蒲公英
(   )的印象    (   )的杜鹃   (   )的角落
【小题2】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其中的一个词语概括是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短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蒲公英和别的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你从蒲公英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拓展阅读。

陈胜、吴广起义(节选)

   有一天,两个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军官,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军官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责打吴广,还拔出宝剑来威吓他。吴广夺过剑来顺手砍倒了一个军官。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军官杀了。陈胜把兵士们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楚”字。大伙儿对天起誓,要同心协力,推翻秦朝。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九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大泽乡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营里来投
军。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杆。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起义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揭,就是举起的意思)。
起义军打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陈胜召集陈县父老商量。大家说:“将军替天下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秦国,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王。”
陈胜就被拥戴称了王.国号叫做“张楚”。
【小题1】由陈胜说的“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王侯将相,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我想到了李清照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根据短文内容说一说“揭竿而起”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了短文,你觉得陈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课外阅读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 依靠)这三斤珍贵的水,而这些水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终于有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温顺的老牛(挣脱 甩开)了缰绳,闯到沙漠里运水车必经的公路旁。运水军车来了,老牛迅速冲上公路,司机紧急刹车,军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着立在车前,任凭司机怎样呵斥(驱赶 驱使),它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这样对峙着,运水车不能前进。性急的司机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仍然一动不动。

后来,牛的主人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它凄厉的叫声,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三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 叫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去。

【小题1】选择恰当的词语。
全都________(依赖依靠)这三斤珍贵的水,
老牛________(挣脱甩开)了缰绳
任凭司机怎样呵斥________(驱赶驱使)
似乎在________(呼唤叫唤)什么。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温顺________  热闹________
【小题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珍稀________  疼爱________
【小题4】牛主人为什么那么残忍地抽打那头瘦骨嶙峋的老牛?(    )
A.牛主人不喜欢这头倔强的老牛。
B.这头老牛太瘦了,还好吃懒做。
C.自家的牲畜违反驻军的军纪,牛主人很没面子,打它是表明表明自己的态度。
D.像这样倔强的家伙,要给它点颜色看看,它才会听话。
【小题5】“牛被打得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请你想一想,此时,老牛在心里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课外阅读。
芭   蕉
春天,两鬓斑白的女教师,带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学生在校园的一角栽下了一株芭蕉苗。
当秋风送爽的时候,芭蕉成熟了。老师领着学生采下丰硕的果实,留下了已经憔悴(qiáo cuì)的芭蕉树。
不久,从芭蕉根部生出了几个浅红的嫩芽,嫩芽又渐渐长成了小芭蕉。小芭蕉越长越茂盛,而老芭蕉却越来越憔悴,终于完全枯萎了。学生们跑进了老师的办公室,伤心地说:“老师,老师,老芭蕉病得很厉害。”正在备课的老教师摘下眼镜,抬起头来和蔼地说:“那是因为它身上的养分都输送给了小芭蕉。”“那老芭蕉心里一定不好受吧!”老教师深情地望着学生们,肯定地说:“________”
一个静静的夜晚,老教师坐在案前批改作文。她翻开一个本子,只见上面写道:“我们的老师就像老芭蕉,我呢,是一个嫩嫩的小芭蕉。”又翻开一本,上面写道:“我长大也乐意做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心血哺育更小的小朋友,就像老芭蕉一样。”老师读着读着,不觉眼眶湿润了。
【小题1】请从下面的四句话中选择最合适的一句填到文中横线上。(只填序号)
A.是啊,老芭蕉太可怜了!B.芭蕉不是人,心里怎么会不好受呢?
C.不会,它心里一定很快乐!D.唉,为了下一代的成长,她无可奈何呀!
【小题2】这篇短文是把老师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学生比作________________。
【小题3】你认为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