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品读
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摘果实的欢愉中。不一会,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对丈夫说。“也许会学会的。”先生淘气地回答。
与那几条热情好客的狗说过再见后,我们上了车。这时又有一辆车朝这儿驶来:“你们住这儿吗?”开车人问道。
“不。不过,它们会带你去果园的。”我们指着那些狗说。我们见那人读了桌上的留言,提上篮子,跟着蹦蹦跳跳的小狗朝果园走去。
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我不禁回头,久久地注视着那片果林,那间小屋,那张木桌和那道木栅栏——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
(1)请你从“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一句中找出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的词语写在下面,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又香又甜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这句话描写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3)“把桃子小心翼翼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一句中,“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句中有何作用?

(4)回家的路上,“我“感受到那片果林,那间小屋是”一个朴实而又纯洁的地方。“说它”朴实“是为什么?说它“纯洁”又是因为什么?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阅读。
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    )的香味使人(    )。我立即向一棵大桃树跑去,先生跑向另一棵。我们沉浸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欢愉中。不一会儿,两只大篮子装满了(    )的大桃子。我俩提着沉甸甸的篮子跟着小狗们往回走。
把桃子(    )地装进汽车,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你认为它会数钱吗?”我对先生说。“也许会学会的。”先生幽默地回答。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解释词语。
欢愉:
幽默:
3.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丰硕—(   ) 立刻—(   )
4.你认为大花猫真的会数钱吗?联系整篇课文谈一谈你的理解。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诺言
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我一直记得以前读过的一则故事:在一个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连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时玩打仗游戏被派到街边站岗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得撤退。妇女明白,这个时候,已经忘记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经熟睡在被窝里了,就赶紧劝他回家,但执拗的孩子坚持要接到命令才离开。无奈中妇女想请一位军官帮忙。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溢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那孩子的面前,敬了一个军礼,报上自己的军衔说道:“你已经出色完成了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欢跳着离去。
寒寂的夜空看到了,穹宇下三个生灵为了一个诺言,有了一刻庄严的相逢。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云朵是天空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深情。
1.解释词语。
信服:
执拗:
2.“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溢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是因为(  )。
A.军官被孩子信守诺言的精神所感染
B.军官被妇女的精神所感染
C.军官想装出认真的样子
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第4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读了第2自然段的故事,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想?请写出来。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诚信的力量
尼泊尔是一个多山的小国,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国家的贫穷,很少有外国人来。
当地的生活条件很落后,商业也不发达,人们生活很困难。有一次,日本的几位摄影师来到这里。他们想喝啤酒,就找到了村子里的一个男孩,让他去替他们买啤酒。买啤酒得去很远的地方,孩子走了3个多小时才买到啤酒。第二天,摄影师们又让男孩去买啤酒,这次给了他很多钱,要他买10瓶啤酒。整整一天过去了,男孩一直没有回来。摄影师们都说,男孩肯定把钱骗走不回来了。
后半夜,摄影师们已经睡下了,突然听到了敲门声。他们打开门,只见浑身是泥的男孩抱着几瓶啤酒走了进来。原来,男孩走了几个小时,只买到了4瓶啤酒。为了买到更多的啤酒,他翻过了一座大山又蹚过了一条大河,才终于买够了10瓶啤酒。可是在返回的路上,因为路远山陡,累极了的男孩连摔了几跤,摔碎了几瓶啤酒。男孩哭着向摄影师们道歉,并且交还了所有找回的零钱。
摄影师们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为自己对男孩的猜测感到十分惭愧。摄影师们回国后,到处向人讲述这个小男孩的故事。许多日本人不仅被摄影师们拍摄的原始自然风光所吸引,更被男孩的淳朴诚实深深地打动了。从那以后,到尼泊尔观光旅游的日本游客越来越多,极大地推动了尼泊尔旅游业的发展。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啤(   )酒   尼泊(   )尔
惭(   )愧   淳(   )朴
2.在文中用“——”画出写到尼泊尔观光旅游的日本游客越来越多的原因的句子。
3.为了买够10瓶啤酒,男孩克服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本摄影师对男孩的猜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感到惭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题目是“诚信的力量”,短文中“诚信的力量”指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你联想到哪句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平台。
刻骨铭心的经历
我16岁那年的一个早晨,父亲说他要去一个叫米雅斯的村子办事,一路上可以把汽车交给我驾驶,但条件是在他逗留于米雅斯村期间时,我要替他将车子送到附近的一个修车铺检修。要知道,我当时刚刚学会开车,但却极少有实践的机会,而到米雅斯村有将近20英里,足可以让我狠狠地过一把开车的瘾。我是无论如何也受不住如此大的诱惑的。我当即表示同意。我先把父亲送到米雅斯村,然后将车子开到附近的修车铺,并与父亲约好下午四点回来接他。在修车铺的师傅检修车子时,我感到等几个小时挺无聊的,就决定去附近的一家电影院看电影。电影很好看,我一看就忘掉了时间,接连看了四部,等我出了电影院,一瞧手表,已经是六点钟了。比我与父亲约好的时间迟了两个小时!
我知道,如果父亲得知我是由于看电影而迟到,一定会生气,可能因此就不再让我开车了。于是,我心中编了瞎话,打算告诉他汽车需要修理的地方很多,所花时间也相应(yīnɡ yìnɡ)地长了。我把汽车开到约定的地点,见父亲正在一个角落里耐心地等待。我按照编好的谎话向他做了解释。但是我怎么也忘不了他向我投来的一瞥(piē piě)。
“贾森,你为什么一定要撒谎?我非常失望。”
“我没有撒谎,我说的是实话。”
父亲又看了我一眼。“四点钟的时候,我给修车铺打了电话,问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他们说车早就检修好了,只是你还没有去取。所以,我知道你说的车子有很多地方需要修理是谎话。”我的脸顿时羞得通红。我向他承认了看电影的事实,并解释了决定撒谎时的想法。父亲认真地听着,脸上蒙(měnɡ ménɡ)上一层阴霾。
“我非常生气,但不是生你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想,我是一个不称(chèn chèng)职的父亲,我让你感到对我撒谎比说实话更有必要。我不称职,还因为我把儿子培养成了一个对自己的父亲也不说实话的人。我要步行回家,好在路上深刻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失误。”
“可是,路很远,天也黑了。你走不了20英里的路的。”
不论我如何恳求,如何抗议,如何道歉,他都置之不理。我让父亲伤心了。父亲大步踏上了乡村崎岖的泥路。我赶紧跳上汽车,驱车跟在他后面,希望他能回心转意。我不停地央求他,不断地自我批评,但均无济于事,他大步不停地往前走,神情凝重,既像是沉思,又仿佛是陷入无限的痛楚之中。将近20英里的路程他就这样走过,平均每小时走了5英里。看着父亲承受着疲惫和痛苦,作为儿子,我却无能为力。这是我生平有过的最难受的经历,也是最让我刻骨铭心的经历。从此以后,我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谎话。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父亲是怎么知道他在撒谎的?在文中用“——”把相应的句子画出来。
3.父亲“神情凝重,既像是沉思,又仿佛是陷入无限的痛楚之中”,这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感悟到父亲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
4.“我向他承认……想法。”联系上下文把“我”当时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20英里的路程对于我们父子来说,分别是一段怎样的路程?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牧鹅散记

白鹅常常三三两两地在水塘中闲游,有的喜欢站在塘边洗自己洁白的羽毛。碧水映白鹅,红掌泛清波,如能入画,就是一幅安静的乡村小景。

初春孵鹅季节,为了观察每只母鹅的情况,我们用紫药水在鹅头上写上号码,每个窝也用粉笔编上相应号数。

每一个窝里,我们一般放十六个蛋。每天“放风”的时候,我们查一遍窝,有时会发现一件怪事:有的窝,多了一个蛋,有的窝,又少一个蛋。幸亏每个窝都立有“鹅事档案”,每个蛋上也都有编号,一查就知道哪个窝的母鹅作了案。

鹅蛋圆滚滚的,各个窝之间,都用三四层砖隔开了,它们怎么偷蛋呢?

原来,鹅群里也有马大哈和机灵鬼。马大哈孵蛋不那么经心,老有一两个蛋露在身子外边。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就可能发生偷蛋的事。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它先伸过头去跟马大哈闹着玩儿,碰碰头,碰碰露在外边的蛋,看对方不注意,它就“动手”了:用长长的脖子和嘴,小心地、慢慢地拨动露在外面的那个蛋。它先把蛋钩出邻居的窝外,然后拨到隔墙一端一个只有七八厘米宽的共用的平台上,再从平台钩到自己窝里。这个过程差不多得花半个小时,而且从来没有发现哪个蛋被碰破。

【小题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三字俗语。
(1)指粗心大意的人。(_________)
(2)指聪明灵活的人。(_________)
【小题2】文中画线的句子让人想起了一首唐诗,你能写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鹅事档案”指什么?鹅是怎样偷蛋的?请你用自己的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小题1】用“√”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然(jí jì)罚(chéng chěng)
【小题2】写出画线字的含义。
( )步( )
( )敌( )
【小题3】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处罚( )  商量( ) 招呼( )  嫉妒( )
【小题4】将语段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小题5】结合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1)“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体现周瑜的做法是?
(2)“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体现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3)周瑜让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又摆酒席招待他,这次说明什么?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与 书 同 行
岁月如歌,留下的是成长中最美的音符,凝聚了我与书结下的不解之缘。
三四岁时,懵懂的我开始在书的世界游历,五彩斑斓的图画世界是我的第一站。多样的图画或是搞笑,或是美丽,或是精彩。就这样,我的童年在图画带给的欢乐中开始了。
七八岁时,我在童话的王国里翱翔。我曾眷恋在灯火通明的王宫中,看灰姑娘轻盈的舞姿;我曾停留在人山人海的街道上,笑皇帝赤裸的新装;我曾站在冰天雪地的道路上,叹小女孩可怜的命运。
十三四岁时,我又到了另一片天地--武侠世界。在那里,有金庸笔下的英雄气概,有古龙笔下的儿女情长,有黄易笔下的神幻离奇;在那里,有萧峰的豪迈,有郭靖的情意,有项少龙的离奇经历。
十五六岁时,我又开始了新的方向旅程--到哲理王国中游弋。一段段哲思,一个个故事,蕴藏着无限做人的道理……我聆听了毛主席的教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孔子告诫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文天祥正气凛然地叮嘱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十八九岁时,成熟的脚步与我渐行渐近,我的路线也有所转变--到新闻天地纵横。我了解到中国的突飞猛进、蒸蒸日上,又了解到英国的近现代史,还了解到美国的霸权主义,更了解到日本右翼的反动势力。在书中我日渐成长、日渐成熟。
成长如花,只因书的浇灌而变得娇艳。书与我结伴同行,我愿书与我一同成长,我也愿与书共伴一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眷恋(   ) 凝聚(   ) 人山人海(    )
教诲(   ) 叮嘱(   ) 突飞猛进(    )
(2)作者写了他五个阶段的“与书同行”,他在这五个阶段主要读了哪些类型的书呢?
三四岁:__________ 七八岁:__________ 十三四岁:__________
十五六岁:__________ 十八九岁:__________
(3)作者在第3自然段说到了哪些童话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理解

多看一本书

如果有人问我:你这一生感到最吃亏的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书看得太少了!

小时候,我最怕打架,被人打了也不敢还手。(āi ái)打的时候,心里实在很难过,但现在想想,一点也不(jué jiào)得被人欺侮有什么吃亏的。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有同事向我借了钱,赖账不(hái huán)。那时候我每月的工资除了有一部分必须寄给妈妈外,剩下的只够自己吃饭。好不容易从牙(féng fèng)里挤出一点钱,却被同事“吃”了,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但现在想想,这也并不是吃亏。

可是,书读得太少,只读完小学就开始工作。从15岁出外到现在,30多年了,我处(chū chù)要付出比别人多的时间,劳心劳力,却不一定能获得跟别人一样的收获。这样的吃亏,才是一辈子吃亏。

有一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写得真好:“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我马上把它剪下了,放在书桌上,作为我的座右铭,让它时时提醒我——多看一本书。

【小题1】用“√”标出加点字在文章正确的读音。
【小题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欺负(________) 难受(________) 味道(________) 收成(________)
【小题3】什么样的吃亏才是真正的吃亏?请用“____”在文中标出。
【小题4】作者两次写到“但现在想想”想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你怎么理解“多看一本书,多活一个人生”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7】文中最后一句破折号表示(  )
A.转折B.解释说明C.声音的延续
【小题8】你的座右铭是什么?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

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决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

第一,我读书没系统。不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第二,读得很快,而不记住。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对我,最讨厌的发问是“那个典故是哪儿的呢?”“那句书是怎么来着?”我永不回答这样的考问,即使我记得。我又不是印刷机器养的,管你这一套!

读得快,因为我有时候跳过几页去。不合我的意,我就练习跳远。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

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谁也不告诉。一告诉就糟:“嘿,你读《啼笑因缘》?”要大家都不读《啼笑因缘》,人家写它干吗呢?一批评就糟:“尊家这点意见?”我不惹气。读完一本书再打通儿架,不上算。我有我的爱与不爱,存在我自己心里。我爱念什么就念,有什么心得我自己知道,这是种享受,虽然显得自私一点。

再说呢,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工夫去细细分析它,所以根本便不能批评。“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这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去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第四,我不读自己的书,不愿谈论自己的书。我准知道,书是别人的好。别人的书自然未必都好,可是至少给我一点我不知道的东西。自己的,一提都头疼!自己的书,和自己的运气,好像永远是一对儿累赘。

第五,哼,算了吧。

(摘自老舍《读书》,有改动)

【小题1】作者不读的书是____和____。 
A.有典故的书B.自己写的书
C.读不懂的书D.别人的书
【小题2】下列与作者“读书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
A.读书很快B.读完不在别人面前评价
C.边读边做笔记D.注重自我享受
【小题3】我从文末的“第五,哼,算了吧”可以看出(  )
A.作者觉得没什么可写了
B.作者觉得没必要再写了
C.作者幽默的写作风格
【小题4】这篇短文表现了老舍先生____和____。 
A.读书方法不好,他在自我检讨
B.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
C.不管好书坏书都读,想读什么读什么
D.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感受读书
【小题5】这篇短文在语言上的特色是(  )
A.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看法
B.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指导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读书
C.用极具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轻松诙谐地讲出了自己的读书观点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