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谜,这个谜比“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还让我感到可怕,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鸟儿飞到天空,它们飞得多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或许明天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里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着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赛,有时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比原来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劲,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小题1】我会根据字音写汉字。
日月如suō(   )  安wèi(   )  受yì无穷( )
【小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忧伤(   )   持续(   )
反义词:
悲伤(   )   成功(   )
【小题3】填关联词语。
(1)(   )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   )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
(2)他们知道(   )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   )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小题4】写两句你喜欢的珍惜时间的格言。
 
 
【小题5】学习了本文,我们有什么启发?
 
 
当前题号:1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品味探究。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用“——”画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
(2)这句话与课文的“   ” 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当前题号:2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外阅读。
引路人
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我只顾低头走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这时,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 忙说 大伯 我扶您回去吧 说着 就伸出手搀住他 太谢谢了 小姑娘 他感动地说 我搀扶着他一直往前走,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您这边走,小心绊倒。”他刚走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走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不一会儿,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下水道口,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在衣袋里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猛烈一震,连忙拿出自己洁白的手绢,放在他那双沾满泥水的手中。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闪光。是的,我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能够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这条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道路上,他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给短文第2自然段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在第3自然段中用“  ”画出写实在事物的句子,用“  ”画出写联想的句子。
3.为什么“我的眼睛湿润了”?

4.短文题目“引路人”有哪两层含义?   
   
5.读了短文后,你有何感想?
 
当前题号:3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训练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在意大利(休养休息)时,他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盼望看望)爸爸。儿子在爸爸住的院子里(裁载栽)了好些花籽,不久,就回国去了。

后来,鲜花盛开了。高尔基看着(zháo zhuó zhe)窗前怒(lù nù)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地方  什么时候  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  像鲜花啦  好的思想啦  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  那么 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须)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是啊,“给”永远比“拿”愉快!

【小题1】根据上下文,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音、字、词。
【小题2】短文中“怒放”这个词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在第3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小题4】“‘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给” 的意思是_________;“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 。
当前题号:4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阅读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6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3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①……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看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了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3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5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②……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小题1】按短文内容填空。
“我”在    那天,把学校发的三个馒头 ,母亲用事先 应付了二丫娘,使“我”
【小题2】文中两个省略号,①表示(   ),②表示(   )。
A.说话断断续续B.列举省略C.语意未尽D.行文省略
【小题3】“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从这“一星”,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我”明明没有拿回馒头,为什么娘对二丫娘说“我”拿回了馒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为什么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5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语段阅读。
父亲于1986年4月11日溘(kè)然长逝,我们遵从其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三天之后,温迪告诉我:“妈咪,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
“这令你骄傲吗?”我问。
“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怎样的一种骄傲!那天我紧搂着温迪时,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
1.父亲与世长辞后,“我”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迪是怎样看待捐赠器官这个问题的?这表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迪的话使“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细读课文深感悟。
1.温迪的眼角膜捐献给了双目失明的女孩,她的眼睛获得了永生。“永生”可以怎样理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迪有一颗    的心。
3.在你生活的周围,有像温迪这样的人吗?谈谈你对温迪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课内语段阅读。
他愉快地告诉我,在他逝世后,希望能够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而重见光明,并像你的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么美妙!”
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父亲说:“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他们的女儿也能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自豪。况且当你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的时候,又会多么骄傲。”
我把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走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十四岁——恰是当年我首次听到器官捐赠的年龄,可是母女俩的反应却有天壤之别。
1.用文中词语替换下列句中画线的部分。
(1)我死后,也要将眼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重新见到亮光。( )
(2)温迪激动地流着眼泪,走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
2.用“  ”画出父亲对“我”说的话。
3.用“  ”画出描写温迪反应的句子。
当前题号:8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
    的眼睛永生了。
A.温迪B.琳达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课外类文阅读。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做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她深知,(   )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   )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1.“尽量”的“尽”读音为(   )。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用“  ”画出最能表现叶欣崇高品质的一句话。
4.抄写文中加点词语,并说说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转折B.表示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声音的延续
6.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现代文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