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使三角形全等所需添加的条件
- 灵活选用判定方法证全等
- 结合尺规作图的全等问题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下列关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说法:①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 B.2个 | C.3个 | D.4个 |
如图,在△ABC和△DEF中,AB=DE,∠B=∠DEF,补充下列哪一条件后,能应用“SAS”判定△ABC≌△DEF( )


A.AC=DF | B.∠ACB=∠DFE | C.BE=CF | D.∠ A=∠D |
如图,已知AB⊥BD,AB∥ED,AB=ED,要说明△ABC≌△EDC,若以“S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 ;若添加条件AC=EC,则可以用 公理(或定理)判定全等.

根据下列条件,能画出唯一△ABC的有_____(填序号)
①
,
,
;②AB=1,BC=2,AC=3;③AB=3,BC=4,
;④AB=3,BC=4,
;⑤AB=3,BC=4,
①






如图1,OA=2,OB=4,以A点为顶点,AB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直角△AB
A.![]() (1)求C点的坐标. (2)如图2,OA=2,P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若以P为直角顶点,PA为腰作等腰直角△APD,过D作DE⊥x轴于E点,求OP-DE的值. (3)如图3,点F坐标为(-4,-4),点G(0,m)在y轴负半轴,点H(n,0)在x轴的正半轴,且FH⊥FG,求m+n的值. |
如图,在四边形
中,对角线AB=AD,CB=CD,若连接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 B.2对 | C.3对 | D.4对 |
下列条件中一定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D,∠B=∠E,∠C=∠F | B.∠A=∠D,AB=DE,BC=EF |
C.AB=DE,AC=DF,BC=EF | D.AB=DE,∠A=∠E,∠B=∠F |
如图,已知AB=AC,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 )


A.BD=DC | B.∠ABD=∠ACD=90° | C.∠BDA=∠CDA | D.∠BAD=∠CAD |
在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说明
的是( )

A.AB=DE,∠B=∠E,∠C=∠F | B.AB=DE,∠A=∠D,∠B=∠E |
C.AC=DF,BC=EF,∠A=∠D | D.AB=DE,BC=EF,AC=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