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SSS
- SAS
- 尺规作图——作角
- 尺规作图——作三角形
- HL
- + 全等的判定综合
- 使三角形全等所需添加的条件
- 灵活选用判定方法证全等
- 结合尺规作图的全等问题
- 全等三角形的辅助线问题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下面是作角等于已知角的尺规作图过程,要说明∠A′O′B′=∠AOB,需要证明△D′O′C′≌△DOC,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边边边 | B.边角边 | C.角边角 | D.角角边 |
如图,已知OD=OC,添加下列四个条件中的一个,仍不能得到△ODA与△OCB全等的是( )


A.∠D=∠C | B.OA=OB | C.BD=AC | D.AD=BC |
在探究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SSA”)是否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我们设计不同情形进行探究:
(1)例如,当∠B 是锐角时,如图,BC=EF,∠B=∠E,在射线 EM 上有点 D,使 DF=AC,用尺规画出符合条件的点 D,则△ABC 和△DEF 的关系是( );
(1)例如,当∠B 是锐角时,如图,BC=EF,∠B=∠E,在射线 EM 上有点 D,使 DF=AC,用尺规画出符合条件的点 D,则△ABC 和△DEF 的关系是( );
A.全等 | B. 不全等 | C. 不一定全等![]() 我们进一步发现如果能确定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那么“SSA”是成立的. (2)例如,已知:如图,在锐角△ABC 和锐角△DEF 中,AC=DF,BC=EF,∠B=∠ | D.求证:△ABC≌△DE | E.![]() |
在△ABC和△A1B1C1中,已知∠A=∠A1,AB=A1B1,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增加条件AC=A1C1,那么△ABC≌△A1B1C1(SAS) |
B.如果增加条件BC=B1C1,那么△ABC≌△A1B1C1(SAS) |
C.如果增加条件∠B=∠B1,那么△ABC≌△A1B1C1(ASA) |
D.如果增加条件∠C=∠C1,那么△ABC≌△A1B1C1(AAS) |
如图是5x5的正方形网络,以点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格点三角形,使所作的格点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格点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_______个

在△ABC和△DEF中,已知AB=DE,∠A=∠D,下列条件:①AC=DF;②BC=EF;③∠B=∠E;④∠C=∠F;添加任意一个条件,就能判定△ABC≌△DEF的是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
B.两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
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
D.两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
如图,BF=EC,∠B=∠E,请问添加下面哪个条件不能判断△ABC≌△DEF( )


A.∠A=∠D | B.AB=ED | C.DF∥AC | D.AC=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