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时,发现如下三个有趣的结论: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M为直线AC上一点,ME⊥BC,垂足为E,∠AME的平分线交直线AB于点F.
(1)如图①,M为边AC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 ;
如图②,M为边AC反向延长线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 ;
如图③,M为边AC延长线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 ;
(2)请就图①、图②、或图③中的一种情况,给出证明.
(1)如图①,M为边AC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 ;
如图②,M为边AC反向延长线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 ;
如图③,M为边AC延长线上一点,则BD、MF的位置关系是 ;
(2)请就图①、图②、或图③中的一种情况,给出证明.

如图,AB∥CD,∠BAC与∠DCA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GE⊥AC于点E,F为AC上的一点,且AF=FC,GH⊥CD于H.下列说法①AG⊥CG;②∠BAG=∠CGE;③S△AFG=S△CFG;④若∠EGH∶∠ECH=2∶7,则∠EGH=40°.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AB=9,点 E 在 CD 边上,且 DE=2CE,点 P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则 PE+PD 的最小值是()


A.![]() | B.![]() | C.9 | D.![]() |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C=90°.

(1)如图1,若BE平分∠ABC,DF平分∠ADC的邻补角,请写出B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如图2,若BF、DE分别平分∠ABC、∠ADC的邻补角,判断DE与BF位置关系并证明.
(3)如图3,若BE、DE分别六等分∠ABC、∠ADC的邻补角(即∠CBE=
∠CBM,∠CDE=
∠CDN),则∠E= .

(1)如图1,若BE平分∠ABC,DF平分∠ADC的邻补角,请写出B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2)如图2,若BF、DE分别平分∠ABC、∠ADC的邻补角,判断DE与BF位置关系并证明.
(3)如图3,若BE、DE分别六等分∠ABC、∠ADC的邻补角(即∠CBE=


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cm,BC=6cm,现有一动点P从A出发以2cm/秒的速度,沿矩形的边A—B—C—D回到点A,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3秒时,求BP的长;
(2)当t为何值时,连接BP,AP,△ABP的面积为长方形的面积三分之一?
(3)Q为AD边上的点,且DQ=5,当t为何值时,以长方形的两个顶点及点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CQ全等?

(1)当t=3秒时,求BP的长;
(2)当t为何值时,连接BP,AP,△ABP的面积为长方形的面积三分之一?
(3)Q为AD边上的点,且DQ=5,当t为何值时,以长方形的两个顶点及点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DCQ全等?


下面是小东设计的“作矩形”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
求作:矩形
作法:如图,
①作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角交
于点
;
②连接
并延长,在延长线上截取
③连接
所以四边形
即为所求作的矩形

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边的证明:
证明: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填推理的依据)

四边形
是矩形( )(填推理的依据)

求作:矩形

作法:如图,
①作线段



②连接


③连接

所以四边形


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
(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
(2)完成下边的证明:
证明:






(1)如图,AD平分∠BAC,DE∥AB,DF∥AC,EF交AD于点O.请问:DO是∠EDF的平分线?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结论与①AD平分∠BAC;②DE∥AB;③DF∥AC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互换,所得命题正确吗?请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

(2)若将(1)中的结论与①AD平分∠BAC;②DE∥AB;③DF∥AC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一个互换,所得命题正确吗?请选择一种情况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