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与式
- 数轴的三要素及其画法
-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 + 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 根据点在数轴的位置判断式子的正负
- 方程与不等式
- 函数
- 图形的性质
- 图形的变化
- 统计与概率
- 观察、猜想与证明
- 实践与应用(暂存)
数轴上有
、
、
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
、
、
,两条动线段
和
,
,
,如图,线段
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
开始一直向右匀速运动,线段
同时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
开始向右匀速运动,当点
运动到
时,线段
立即以相同的速度返回,当点
运动到点
时,线段
、
立即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秒(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段
和
保持长度不变,且点
总在点
的左边,点
总在点
的左边)

(1)当
为何值时,点
和点
重合?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段
和
重合部分长度能否为
,若能,请求出此时点
表示的数;若不能,请说明理.































(1)当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段




如图,数轴上,点
表示的数为
,点
表示的数为
,点
表示的数为
,点
表示的数为
,在点
和点
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我们称点
和点
在数轴上相距
个长度单位.动点
从点
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同时,动点
从点
出发,沿着“折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它们在“水平路线”射线
和射线
上的运动速度相同均为
个单位/秒,“上坡路段”从
到
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一半, “下坡路段”从
到
速度变为“水平路线”速度的
倍.设运动的时间为
秒.问:

(1)动点
从点
运动至
点需要时间为 秒;
(2)
两点到原点
的距离相同时,求出动点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
(3)当点
到达终点
后,立即调头加速去追
,“水平路线”和“上坡路段”的速度均提高了
个单位/秒,当点
追上点
时,求出它们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1)动点



(2)



(3)当点






数轴是学习有理数的一种重要工具,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这样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
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抽”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当点P到达点C时,两点都停上远动.设运动的时间为1秒.问:
(1)t=2秒时,点P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点P到点Q的距离是_____单位长度;
(2)动点P从点4运动至C点需要_______秒;
(3)P、Q两点相遇时,求出t的值和此时相遇点M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
(4)如果动点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直接写出t的值.
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和点B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表示-10,点B表示10,点C表示18,我们称点A和点C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从点A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抽”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运动到点B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运动到点O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当点P到达点C时,两点都停上远动.设运动的时间为1秒.问:
(1)t=2秒时,点P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_______;点P到点Q的距离是_____单位长度;
(2)动点P从点4运动至C点需要_______秒;
(3)P、Q两点相遇时,求出t的值和此时相遇点M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
(4)如果动点P、O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Q、B两点在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直接写出t的值.

已知数轴上两点
对应的数分别是
,
,
为数轴上三个动点,点
从
点出发速度为每秒
个单位,点
从点
出发速度为
点的
倍,点
从原点出发速度为每秒
个单位.

若点
向右运动,同时点
向左运动,求多长时间点
与点
相距
个单位?
若点
同时都向右运动,求多长时间点
到点
的距离相等?
























如图,数轴上
两点开始时所对应的数分别是
和6.
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且
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秒.

(1)若点
为
两点初始时线段
的中点,则点
所表示的数是_____;
(2)
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原点处相遇,求
点的运动速度;
(3)若
两点按(2)中的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时两点相距6个单位长度?





(1)若点




(2)


(3)若

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2和8,P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x.
(1)线段PA的长度可表示为_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
(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6?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P为线段AB的中点时,点A,B,P同时开始在数轴上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每秒2个单位长度,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试问经过几秒,PB=2PA?
(1)线段PA的长度可表示为_________(用含

(2)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A-PB=6?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P为线段AB的中点时,点A,B,P同时开始在数轴上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每秒2个单位长度,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试问经过几秒,PB=2PA?
已知,
、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用
、
表示,且
.

(1)数轴上点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
(2)若一动点
从点
出发,以
个单位长度秒速度由
向
运动;动点
从原点
出发,以
个单位长度
秒速度向
运动,点
、
同时出发,点
运动到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设点
运动时间为
秒.
①若
从
到
运动,则
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
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用含
的式子表示)
②当
为何值时,点
与点
之间的距离为
个单位长度.






(1)数轴上点


(2)若一动点
















①若






②当




已知数轴上点
、
表示的数分别为
、3.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表示的数为
.

(1)若
到
、
的距离相等,则
______;
(2)是否存在点
,使
?若存在,写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
、
分别从
、
同时出发,沿数轴正方向分别以2个单位/秒、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则经过多长时间,
、
两点相距1个单位长度?






(1)若




(2)是否存在点



(3)若点






如图,在数轴上
点表示数
,
点表示数
,
满足

(1)点
表示的数为 ,点
表示的数为 .
(2)若点
与点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点
与点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
,请在数轴上找一点
,使
,则
表示的数为 .
(3)如图,若在原点
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
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
处以2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秒),

①分别表示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
表示);
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1)点


(2)若点









(3)如图,若在原点





①分别表示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用

②求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经历的时间.

如图,数轴上点
表示的数为
,点
表示的数为4,点
从点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点
从点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
.
(1)当
为何值时,
、
两点相遇?并写出相遇点所表示的数.
(2)当
为何值时,
?










(1)当



(2)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