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节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②村墟:村庄。③舂:捣米。④静默:指已入睡。⑤皋:水边高地。⑥雊(gòu):野鸡鸣叫。⑦天机:天性。
【小题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步 仄 径 临 清 流 也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五色交____
②夕阳欲____
明灭林外____
之不远____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小题4】(乙)文作者描写的夜景有哪些特点?
【小题5】(乙)文说“是中有深趣”,请你分别说说(甲)(乙)两文的“深趣”。
当前题号:1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木兰当织  _______________    ⑵愿为鞍马   _______________
辞爷娘去  _______________    ⑷气传金柝   _________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小题3】用课文原句填空
⑴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⑵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甲)(乙)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乙)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小儿不畏虎》)

(注)①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洗;②浣衣:洗衣服;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④意:估计
【小题1】用“/”线为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
虎 自 山 上 驰 来 妇 人 仓 皇 沉 水 避 之 二 小 儿 戏 沙 上 自 若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山北之塞(_____) ⑵ 汝之不(_____)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     ⑷ 虎亦卒(_____)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以君之力”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不惠B.投诸渤海
C.笑而止D.意虎食人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
【小题5】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都使用了对比手法,试从两文中各举一例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出入之也:____
②固不可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②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小题3】文中多处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请举出一例,并加以说明。
【小题4】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四字词语来。
北、相、入、土、止、子、曾、若、而
当前题号:4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往送之门,之曰
(2)丈夫之也,父命之
(3)往之家,必敬必,无违夫子
【小题2】翻译(1)(2)两句,用“\”为第(3)句断句。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
(3)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小题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流传千古的名言,有何现实意义?
【小题4】《富贵不能淫》大量使用排比句,很有气势,请举一个例子具体分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课内阅读 | 难度:0.99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列御寇《列子·汤问》)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③,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④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嚕(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节选自列御寇《列子·鲍氏之子》)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代祭祀的名称。原指出行时祭祀路神,在这里只是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预于次:参与在末座。④智力:智慧和力量⑤迭:更迭。交替地,轮流地。
【小题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天 之 于 民 厚 矣
【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年九十_________
②始一焉_________
③和之如_________
④为人之_________
【小题3】把下列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天地万物与我并生。
【小题4】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甲文中为什么“帝感其诚”?
【小题5】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作者在刻画愚公、鲍氏之子时,都巧妙运用了哪些手法?
当前题号:6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为二千石:做年俸二千石这一级的官。汉代的郡守、郎中令等都属于这个等级。②讷口:说话迟钝,口拙。③阔狭:指上句所说在地上画的军阵图中,有的行列宽,有的行列窄。④悛悛(quān):老实厚道的样子。⑤蹊:小路。
【小题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自军 (2)军士吏甲 (3)广不食 (4)口不能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何  天下之广居
B.儿戏耳 屈伸呼吸
C.余睹李将军悛悛鄙人 庭下积水空明
D.广之兵 晓雾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小题5】《周亚夫军细柳》一文中周亚夫被文帝评价为“真将军”,你认为这样的评价适合用在李广身上吗?请结合乙文的内容阐述理由。
当前题号:7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节选)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其景为仁智者所喜,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此为隐者服饰。②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③办:具备。④仁智者:仁人智士。⑤语:虚妄之语。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负势竞(__________________)
②窥谷忘(__________________) 
③既重幽居 (__________________)
葺宇其上(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例句:梅溪西
A.大兄何见事晚乎(《孙权劝学》)B.但微颔(《卖油翁》)
C.何陋有(《陋室铭》)D.山川美(《答谢中书书》)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各一处)
(1)仆 去 月 谢 病(主谓之间)
(2)还 觅 薜 萝(动宾之间)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景为仁智者所喜,岂徒语哉!
(2)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4】《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当前题号:8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及有误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消散)B.未复有能其奇者(欣赏,领悟)
C.互相轩(高,这里是向高处伸展)D.急湍箭 (超过)
【小题2】下列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B.猛浪若
C.奇山水,天下独绝D.横柯蔽,在昼犹昏
【小题3】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就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有山水相映之美、缤纷的色彩之美,也有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结合之美。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自己能够欣赏到如此景色的自得,也流露出能与如谢灵运般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愿望。
C.乙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对仗工整,且与《三峡》(郦道元)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D.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水美景,都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方法,表达了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的思想情感。
【小题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当前题号:9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选自吴均《与顾章书》)

(注)①薜萝:薜荔与女萝,皆为香草。后人常以薜萝代指隐者服饰。②森:众多的样子。③ 幽岫:幽深的山谷。④英英:声音和盛之貌。⑤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这里指山中物产。⑥办:具备。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猛浪若奔 奔:  (2)望峰心  
(3)还薜萝  :  (4)岂语哉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小题3】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既 素 重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偏 饶 竹 实
B.既 素 重 幽 居 /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 偏 饶 竹 实
C.既 素 重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 偏 饶 竹 实
D.既 素 重 /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偏 饶 竹 实
【小题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前题号:10 | 题型:对比阅读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