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消散) | 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领悟) |
C.互相轩邈(高,这里是向高处伸展) | D.急湍甚箭 (超过)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B.猛浪若奔 |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D.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
A.甲文就是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有山水相映之美、缤纷的色彩之美,也有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结合之美。 |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自己能够欣赏到如此景色的自得,也流露出能与如谢灵运般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愿望。 |
C.乙文“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对仗工整,且与《三峡》(郦道元)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D.甲乙两文都描写了山水美景,都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方法,表达了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的思想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