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语文

题干

阅读(甲)(乙)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乙)忠、万、云、安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以施欤?

《小儿不畏虎》)

(注)①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洗;②浣衣:洗衣服;③庶几:差不多,有那么一点。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④意:估计
【小题1】用“/”线为下面句子断句,划两处。
虎 自 山 上 驰 来 妇 人 仓 皇 沉 水 避 之 二 小 儿 戏 沙 上 自 若
【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山北之塞(_____) ⑵ 汝之不(_____)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     ⑷ 虎亦卒(_____)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以君之力”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不惠B.投诸渤海
C.笑而止D.意虎食人
【小题4】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
【小题5】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都使用了对比手法,试从两文中各举一例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对比阅读 更新时间:2020-03-16 12:46: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山北之塞(_________)
(2)磨铁杵 (_________)
(3)始一焉(_________)  
(4)媪自姓武(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君
B.曾不能毁山一毛
C.虽我
D.隐土
【小题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用现代汉语。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小题4】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

同类题4

阅读《<庄子>二则》,完成下列各题。

(一)浑沌之死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二)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小题1】对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谋报浑沌之 德:恩,恩情
B.人皆有七窍 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
C.犹疾视而盛气 疾视:很快地看
D.已无变矣  无变:没有反应了
【小题2】对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浑沌待之甚善 译文:浑沌对待他们非常友好。
B.尝试凿之   译文:(让我们)试着给他凿出七窍。
C.方虛骄而恃气 译文:正虛狂骄傲又充满一股血气。
D.犹应向影   译文:仍然对别的鸡的啼叫和接近而有所反应。
【小题3】下列对这篇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倏”“忽”都是转眼之间的意思,庄子用这两个字来做神的名字,意在说明二神做事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B.《浑沌之死》认为无为是自然的本性,若被加上智巧机智等小聪明,本性将遭到破坏而死亡。
C.《呆若木鸡》意在提醒人们,特别是君王: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怒自威;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
D.《呆若木鸡》在写法上有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有描述、有想象……不蔓不枝,典雅古朴的语言,使寓言故事意境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