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 电功和电功率
- 电功的实质
- 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 电功率
- 小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 电功率计算式的应用
-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 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 电器的电功率
- 常用电热器
- 简单机械
- 功和能
- 机械能
- 内能
- 核能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如图所示为“iPad2”的充电器,参数标有5V 2.1A,表示充电电压是5V,最大输出电流2.1A,电板充满电所储存的电能是113400J。若“iPad2”充电时以最大输出电流充电,要将空电板充满电需要____小时,充电结束后小科发现电板发热了,请解释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

太阳能被称为21世纪能源。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接收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来驱动的一种新型汽车。如图所示的是一辆太阳能实验车,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接收太阳能的面板的有效面积S =10m2,太阳光照射到电池板每平方米面积上的辐射功率P0 = 1kw,在睛朗的天气,电池对着太阳时产生的电压U = 150V,对车上的电动机提供I = 10A的电流,试问:

(1)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2)此辆车的电动机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60%,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150N,测汽车行驶1小时的的路程?

(1)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多少?
(2)此辆车的电动机将电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60%,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150N,测汽车行驶1小时的的路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人普通家庭。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座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如图是某款扫地机器人及铭牌上的部分参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池容量“2000mAh”是指当工作电流为2000 mA,能持续供电1小时。充满电后共有多少电能?
(2)若所有电量用于扫地,则可供机器人持续正常工作多少时间?
(3)机器人的供电系统设有自动充电功能,当检测到电池容量低至10%时会自动返回充电。若返回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20N,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多少米?(剩余电池容量的40%用于提供克服阻力做功)

(1)电池容量“2000mAh”是指当工作电流为2000 mA,能持续供电1小时。充满电后共有多少电能?
(2)若所有电量用于扫地,则可供机器人持续正常工作多少时间?
(3)机器人的供电系统设有自动充电功能,当检测到电池容量低至10%时会自动返回充电。若返回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20N,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多少米?(剩余电池容量的40%用于提供克服阻力做功)
电阻R1、R2并联起来接在电路中,消耗的功率之比为4∶3,如果 R1、R2串联在电路中,则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A.4∶3 | B.3∶4 | C.16∶9 | D.9∶16 |
下列各图都是课本上的实验示意图,关于各实验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实验中,甲乙两个电阻丝串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同 |
B.乙图所示的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高度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高度越高,物体的动能越大 |
C.丙图所示实验中,如果弹簧秤沿斜面拉动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D.丁图所示实验可以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绳子对金属管做功,金属管的内能增大 |
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小科所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


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中。
(1)小科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
(2)小科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实验,读取电表数据并完成实验报告如表所示。当他断开开关整理器材时,才发现电表如图乙所示。小科同学应重新实验,实验前他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小科纠正了这唯一的错误操作后,重新实验并正确操作后,他测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6W。

(3)小明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V。于是他做了3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3.8V。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下表:
你认为小柯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是否合理? 。
(4)小张同学利用图甲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同组的小科同学认为不可行,小科认为不可行的原因是: 。


小科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中。
(1)小科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 。
A.更换开关 |
B.更换小灯泡 |
C.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
D.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

(3)小明发现自己无法准确判断电压表指针是否指向3.8V。于是他做了3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认为电压表示数最接近3.8V。相关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见下表:
实验 序号 | 电流表示数/A | 测得灯泡的额定功率/W | 测得灯泡额定功率的平均值/W |
1 | 0.30 | 1.140 | P额=(1.140+1.102+1.178)/3=1.140 |
2 | 0.29 | 1.102 | |
3 | 0.31 | 1.178 |
(4)小张同学利用图甲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同组的小科同学认为不可行,小科认为不可行的原因是: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点M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M,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和U2;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点N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N,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
,电压表V1的示数为
。已知:U1∶U2=2∶5, U1∶
=1∶2,P2=8W,
=2W。求:

(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M与RN之比;
(2)滑片左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max。





(1)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M与RN之比;
(2)滑片左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max。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在a、b两接线柱上接一个标有“6V 2W”的灯泡,闭合开关S,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如果在a、b两接线柱间换一个标有“6V 3W”的灯泡,闭合开关S后,这只灯泡消耗的功率( )


A.小于3W | B.大于3W | C.等于3W | D.不能确定 |
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敏链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采用图中这种连接方式,这是为了保证两电阻的 相同。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采用图中这种连接方式,这是为了保证两电阻的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