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人普通家庭。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座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如图是某款扫地机器人及铭牌上的部分参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池容量“2000mAh”是指当工作电流为2000 mA,能持续供电1小时。充满电后共有多少电能?
(2)若所有电量用于扫地,则可供机器人持续正常工作多少时间?
(3)机器人的供电系统设有自动充电功能,当检测到电池容量低至10%时会自动返回充电。若返回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20N,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多少米?(剩余电池容量的40%用于提供克服阻力做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6-03-01 05:3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为响应宁波市政府提出的“创建海绵型城市”的号召,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市政自动排水装置模型,控制电路由电压为12V、最大容量为100Ah的蓄电池供电,蓄电池用“发电玻璃”制成的太阳能电板充电。R0为定值电阻,R为压敏电阻,压敏电阳通过杠杆AB0与圆柱形浮体相连,AB:BO=4:1,压敏电阳的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下表。(压板、杠杆和硬质连杆的质量及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所用绿灯红灯及排水袋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压级电阻受到的压力F/N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压敏电阳R阻值/Ω
500
360
260
180
120
80
65
55

 
(1)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下时绿灯亮,排水泵不工作;当水位达到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同时排水泵正常工作。请按要求完成图中工作电路的连接。________   
(2)“发电玻璃”光电转化率接近18%。要求在5h内对控制电路的蓄电池充满电、则选用的“发电玻璃”面积至少为________m2。(太阳能辐射到每平方米地面上的平均功率按1000W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m)   
(3)按照设计要求,当水位上升到浮体刚好全部浸入水中时,压敏电阻受到压力为360N,通过电磁铁线圈的电流为100mA,排水泵启动;当水位回落到浮体只有  体积浸入水中时,杠杆ABO仍处于水平位置,线圈中电流为30mA,排水泵停止工作,则小科应选择重力为多大的浮体。________   
(4)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小科发现水位已达到安全位置上限,但排水装置还未启动。如果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排水装置符合设计要求。应将与压敏电阻相连的压板向________(填“左”成“右”)移动。

同类题5

历时九年,被外媒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于 2018 年 10 月 23 日正式全线贯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桥隧结合跨海工程,不论是在港珠澳大桥的钢架结构桥体上、还是在长达 6.75 公里的海底隧道里,如何实现移动网络信号良好覆盖都是难度极高的挑战。港珠澳大桥是东亚建设的跨海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总长约 55 公里(其中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约 41.6 公里)。设计时速每小时 100 公里。珠港珠澳大桥全长 5664 米的海底隧道,由 33 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管对接而成,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沉管隧道浸没在水中时,每一节的排水量约 75000 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隧道。
 
(1)一辆行驶在珠港澳大桥上小车的司机在 9:00 看到桥上如上中图所示的标志,小车行驶速度如上右图所示,他能否在 9:10 到达东人工岛?________________
(2)港珠澳大桥的人工岛上配置了 550 个充电桩,服务于公交巴士、长途客车、旅游大巴及通关巴士和电动出租车,提供三地车辆通用、快充为主的充电配套设施,包括直流充电桩 429 个、交流充电桩 121 个。其中 360 千瓦直流快充装置能实现 6 至 10 分钟快充。某电动出租车利用该直流快充装置,用时 10 分钟刚好将耗尽电能的电池充满电。求该电池的容量是多少千瓦时?___________

(3)为达到设计寿命 120 年、可抗 8 级地震的要求,港珠澳大桥设计团队把目光聚焦到一种新型材料——高阻尼橡胶上,采用这种材料制成的支座可以将地震能量隔离、消耗,从而保证桥梁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针对港珠澳大桥跨度大、地势复杂的特殊工况,大桥建设者自主研制出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支座承载力约 3000 吨,好比为港珠澳大桥抵抗台风、地震及巨轮撞击安装一枚“定海神针”。地震来临时,会同时产生纵向与横向的震动,对建筑最具破坏力的多是横向震动,这时,高阻尼橡胶支座便开始发挥它的作用:竖向通过加劲钢板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有效支撑建筑物;水平方向利用橡胶粘性大、自身可吸收能量、变形能力强等特点,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一定变形,吸收地震能量。地震发生后,支座通过橡胶的恢复力回到初始位置,这样便不会将全部能量传递给建筑物,还能在地震波的往复活动作中将震动能量转换、消耗,大大降低建筑物承受的地震破坏力。这就像给建筑穿上了“气垫鞋”,一部分能量被“鞋”吸收了,冲击力小了,建筑也更容易站稳。根据以上信息,请你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解释一下,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是如何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