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菁同学设计的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 

(1)酒精灯B的作用是________   
(2)小江同学认为小菁同学设计的装置有待优化,如尾气可先储存在瓶内,然后再处理.右图是他设计的储气瓶,尾气应该从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3)小龙同学质疑:一氧化碳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一氧化碳通入氧化铜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可能。你认为小龙的设计有无必要?为什么?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相对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不考虑气态有机物)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 
(实验研究)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实验分析)
(1)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   
(2)(反思评价) 
小金认为,仅根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___;
(3)小金根据D中的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得出废气中存在一氧化碳。小丽认为该结论不够严密,若废气中存在氢气也会出现该现象。要使上述结论更加严密,还应添加的一个实验装置及位置是________。 
(实验结果)经检验,废气中存在CO2、CO、H2O。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同学们,你们现在做的试卷是复印机复印出来的,复印机中的墨盒属于有害垃圾。有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从参考资料中找到了氧化沉淀法生产复印用高档粉的工艺流程简图。
(生产流程)

(查阅资料)
资料一: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
温度
0
10
3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
14.0
17.0
25.0
33.0
35.3
33.0
30.5
27.0
 
资料二:被氧气氧化的反应原理为
资料三:获得的反应原理为
资料四:中铁元素有两种化合价,其化学式可用的形式表示;
(问题讨论)
(1)溶解时,用的热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加入适量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中,要控制“通一定量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使四氧化三铁的产率最高,则上述流程中产生的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5)副产品是硫酸钠,由溶液获得该副产品的操作顺序是b→ ____→ ____d。
过滤 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 晶体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
(组成确定)为确定用以上方法制得的四氧化三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同学们又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资料一:难溶性碱受热时能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水(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资料二:反应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步进行的,先生成,再生成(黑色),最后生成
(提出猜想)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设计)同学们称取了样品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分析)因探究思路不同,兴趣小组分成甲、乙两小组。
甲组:(1)该组同学欲通过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计算确认该样品中的杂质,中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澄清石灰水 ②氢氧化钠浓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水
(2)上述实验过程中,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能起到的作用是:

①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加热后,继续通气体,防止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中的溶液倒吸入中;
③在本实验中,气体还能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利用仪器测定并绘制成反应过程中装置中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1)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计算确定:该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不需要写过程)。
当前题号:3 | 题型:None | 难度:0.99
某学生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要测定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取样品10克,得到如下A、B两组数据:
 
反应前
完全反应后
A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共42.5克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共40.9克
B组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0.0克
U形管和其中物质的质量共182.3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酒精灯前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实验中可以看到B中的现象是________
(2)通过两组数据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果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___ 。
当前题号:4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同学们,你们答题用的黑色碳素笔,用完之后,放在哪一类垃圾里呢?答案是其他垃圾。我们考试、填写资料时,常用碳素笔(含炭黑),原因是在常温下炭的化学性质稳定。
炭还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H2,或CO)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1)一种无色气体A与红热的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B,B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A,则A、B分别为____。(填序号)
A.O2、CO2B.O2、COC.CO2、COD.CO、CO2
(2)钛(Ti)有“未来钢铁”之称,工业上常用活泼金属Mg去置换TiCl4,获得海绵状钛,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钠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生产单质钠,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2Na+Cl2↑。
(4)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________)
A、由于铝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不采用活泼金属置换法生产单质铝
B、将钠投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可置换出镁单质
C、冶炼金属的方法,本质上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
D、金属冶炼的实质是将金属元素从其化合物中氧化出来
(5)工业制氯气是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Ca2、Mg2、SO42-等杂质,在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 (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____(填化学式)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再加入稀盐酸调节食盐水的pH。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复习金属的冶炼时,在参考资料上发现以下一段文字: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他们不禁产生了疑问:课本的实验中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真的是粉吗?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资料一:粉和粉末能被磁铁吸引而(黑色)不能;
资料二:中铁元素有两种化合价,其化学式可用的形式表示;
(提出猜想)黑色物质可能是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收集了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取少量黑色物质用磁铁吸引
黑色物质全部被磁铁吸引

取少量黑色物质加入30%热的盐酸中
无气泡、溶液颜色变成黄绿色

取少量黑色物质加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任何现象
 
(实验结论)
(1)甲实验现象说明黑色物质中没有__________,乙、丙实验现象说明黑色物质中没有__________。
(2)生成的黑色物质应为
(3)写出黑色粉末和热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生活中,垃圾“先”分类“后”处置,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在科学实验中,也有许多涉及操作上的“先”、“后”问题,如果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下列描述的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浓硫酸,然后将水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B.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先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C.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完成后,先停止通氢气,然后熄灭酒精灯
D.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是否有CO2、H2O,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H2O,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中试管口需略向下倾斜,主要是为了利于通入氢气
B.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C.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D.该实验装置也可直接用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建造军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取2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g;   
(2)通过计算说明该赤铁矿石是否属于富铁矿石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求出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在实验室里我们常用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来的到金属铜,下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有关甲、乙两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实验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B.乙实验可以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加热,以防止发生爆炸
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