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材料制造与环境保护
- 新型材料
- 材料与人类社会发展
- 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 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
- 金属资源的保护
- 铁锈的主要成分
-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
-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 金属的化学性质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
-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 + 金属的冶炼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用甲乙丙三套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已知白色粉末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的现象,并能成功检验产物 |
B.甲乙丙三个反应中,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都降低,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
C.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且三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
D.若反应前称量丙中硬质玻璃管及氧化铜的总质量为60克,通入一氧化碳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硬质玻璃管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58.4克,则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8克 |
我国化学家傅鹰教授有一句名言“科学只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给我们智慧”在化学学习中,了解知识的发展历程,自主学习探究,可以促进我们正确理解科学本质。
(1)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蕴涵的湿法冶铜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十八世纪,化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体现出其具有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我校科技社团成员想要探究镁条着火为什么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呢?于是进行以下实验,将镁条点燃立即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观察到镁条继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和碳。试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1)我国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其中蕴涵的湿法冶铜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十八世纪,化学家们研究发现某些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被喻为“会制造水的物质”,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制造水体现出其具有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
(3)我校科技社团成员想要探究镁条着火为什么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呢?于是进行以下实验,将镁条点燃立即放入二氧化碳集气瓶中,观察到镁条继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和碳。试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我国铁矿石资源比较丰富,某钢铁厂用1000吨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炼铁,理论上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________吨。(保留一位小数)
小明为了测定铜和氧化铜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设计组装了如图的实验

(1)能除去H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装置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反应后有________生成。
(3)实验前硬质试管中混合物的质量为5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4.2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

(1)能除去H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的装置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装置E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硬质试管中反应后有________生成。
(3)实验前硬质试管中混合物的质量为5g,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4.2g,则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
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则在这两实验中()


A.都要先加热再通气体 | B.都能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的现象 |
C.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 D.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
小敏对妈妈说:“你说菠菜中富含铁,为什么我用磁铁无法把菠菜吸起来呢?”
(1)小敏认为的“铁”是指___________(选填“铁元素”或“铁单质”)。
(2)通过Fe2O3+3CO =2Fe+3CO2可以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转变成铁单质,此反应利用了CO的_____________。
(1)小敏认为的“铁”是指___________(选填“铁元素”或“铁单质”)。
(2)通过Fe2O3+3CO =2Fe+3CO2可以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转变成铁单质,此反应利用了CO的_____________。
如图是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
(2)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同学们针对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你认为应该________。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__;
(2)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同学们针对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你认为应该________。
绝大多数古代青铜器和铜器上都有绿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铜长时间转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铜绿
,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物质。为探究铜绿受热后生成的物质,小莉同学从某种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进行实验。

①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中加热。
(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________
(2)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________ ;
(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________ ;
(4)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莉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________ 。


①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中加热。
(1)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3)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
(4)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莉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推断。若要推断铜绿产物中是否有水,应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小明上网阅读时得知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可设计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小明很感兴趣,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氨气。小明将A与E连接,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气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小刚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小组同学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设想是:先称量反应物CuO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小组每位同学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了一套用于本实验的装置,其中简单、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____。
②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Ar(Cu)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 CuO未完全起反应
B CuO不干燥
C 氢氧化钠固体不干燥
D 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E 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③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质量达到目的。

(1)实验室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制取氨气。小明将A与E连接,观察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氨气显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小刚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小组同学测定铜元素相对原子质量(Ar)的实验设想是:先称量反应物CuO的质量m(CuO),反应完全后测定生成物水的质量m(H2O),由此计算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小组每位同学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并组装了一套用于本实验的装置,其中简单、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____。
A.acdbbeecd | B.aeebbcdee | C.aeebbeecd | D.abbeecd |
A CuO未完全起反应
B CuO不干燥
C 氢氧化钠固体不干燥
D 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E 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③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质量达到目的。
在各种金属材料中铜是人类应用比较广泛的金属之一,某学习小组欲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④ ⑤D中黑色固体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⑥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⑦数据处理

(1)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是_____(填序号)
(2)F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3)已知:CuO样品质量为m1克,E中增重为m2克,D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为m3克,A中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4克,试用m1,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_____。
①连接好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④ ⑤D中黑色固体完全变成红色,停止加热;⑥待D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⑦数据处理

(1)实验步骤④的正确操作是_____(填序号)
A.先点燃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 | B.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 C.打开活塞滴加盐酸和点燃酒精灯加热,谁先谁后都可以 |
(3)已知:CuO样品质量为m1克,E中增重为m2克,D中反应后固体质量为m3克,A中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m4克,试用m1,m2列出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