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装置编号)。在加入药品前,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填字母),这种收集方法怎样判断氧气收集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上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蔡认为不可能.请你设计实验证实小蔡的看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无Na2CO3
 
(4)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测得其pH值为11,测pH值的方法为:_________
当前题号:2 | 题型:None | 难度:0.99
鉴别一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溶解度
B.用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C.通过实验测定气体的密度
D.将少量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液体,常用做氧化剂、消毒剂和漂白剂。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利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可采用图1中的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
(2)当过氧化氢接触二氧化锰后,反应便立即开始,并不能人为控制其反应速度。如果稍改变你所选择的装置,便可控制其反应的速度。请从上图2的仪器中选择一种仪器,更换你选择的装置中的相应仪器,从而达到控制反应速度的目的。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取两支试管,1支试管放入切成细条的新鲜土豆丝,另一支放入等量的、切成同样大小且煮熟的土豆丝,分别向2支试管加入等量的30%的双氧水溶液,发现放入新鲜土豆丝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插入___的木条,木条复燃,另一试管没有明显现象。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小红所在的三人学习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
小红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
小明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了蜡烛熄灭;
小龙猜想:瓶内虽有氧气,但氧气的浓度降低,导致蜡烛熄灭
设计实验:
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设计实验: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取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放在一铝箔制的小盒内,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的集气瓶内.点燃蜡烛,塞紧胶塞,观察现象.
燃烧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
白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着火点;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铝箔中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同时产生白烟
 
实验结论:   同学的猜想与实际更接近。
实验反思
①在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②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可能含有哪些?(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实验课上小明各制取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因忘了在集气瓶上贴上标签
而搞不清楚哪一瓶是氧气,请你设计实验鉴定哪一瓶盛的是氧气:
(1)实验方案:     
(2)实验现象及结论:
(3)鉴定出氧气后,小明继续探究了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观察颜色
B.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C.闻气味
D.分别插入燃着的小木条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化学实验室的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面几种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实验。(F装置中盛放的是紫色石蕊试液)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可选用上图中的______装置作反应装置。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已充满集气瓶。
(2)用锌粒与较浓的盐酸制H2,将制得的H2通入F装置,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H2中混有_________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装置还可用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CO2,则瓶中最好选装__________。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4)F装置也可用于气体的分离,如在“(3)”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又可收集到CO2
(5)用G装置进行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考虑,应作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8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在通常情况下,鉴别氢气和氧气不可以利用的方法是()
A.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B.观察颜色、状态、闻气味
C.分别用吹肥皂泡的方法D.通电电解后利用电极来判断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大
②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C.①②D.①②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