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黄为了探究过氧化钠(Na2O2)和CO2的反应,设计了如图实验,同时也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a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_____。
(2)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
(3)请解释D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

资料一: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都能发生反应,且都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资料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否产生氧气,请在a处增加一个实验操作:_____。
(2)实验装置C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
(3)请解释D装置中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___。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对应的是乙图中的气体_____ (填“A”或“B”)
(2)通电一段时间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试管中的气体。
(3)该实验结论:水是由____ 组成的。
(4)从图乙中发现:A、B两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请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一种情况______ 。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对应的是乙图中的气体_____ (填“A”或“B”)
(2)通电一段时间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试管中的气体。
(3)该实验结论:水是由____ 组成的。
(4)从图乙中发现:A、B两气体的体积比大于2:1,请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一种情况______ 。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通常用过氧化氢、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等三种物质来制取氧气。你认为用以上的__________来制取氧气时,更能体现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理由是__________(至少答一点)。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 B.![]() | C.![]() | D.![]() | E.![]() | F.![]() |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里,通常用过氧化氢、氯酸钾和高锰酸钾等三种物质来制取氧气。你认为用以上的__________来制取氧气时,更能体现化学实验室的“绿色化”。理由是__________(至少答一点)。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但冷开水里养的鱼会因缺氧而死亡 |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验满 |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
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用于区分下列各组物质,下列各选项中两种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需要鉴别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 加稀盐酸 | 加氯化钙溶液 |
B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观察颜色 | 加无色酚酞溶液 |
C | 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石灰水 |
D | 锦纶和蚕丝 | 灼烧闻气味 | 观察颜色 |
A.A | B.B | C.C | D.D |
A、B、C、D、E、F、G为七种初中科学实验中常见的物质,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①②③④四个化学反应均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物质B在反应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通常是观察它能否使____________,反应③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F也可与木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A的化学式:__________;物质B在反应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气体D的方法通常是观察它能否使____________,反应③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F也可与木炭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小佳在实验室发现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她取少量黑色粉末与溶液混合,发现立即产生了大量无色的气泡。

(1)对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她进行大胆猜想。小佳的猜想可能是: ;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佳同学完成实验,以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在瓶内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d

(1)对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她进行大胆猜想。小佳的猜想可能是: ;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
(2)请你帮助小佳同学完成实验,以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
实验步骤 | 实验记录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溶液 ② | ①气泡产生 ② | 产生的气体是 , 原猜想①成立。 |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并在瓶内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 d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1)若广口瓶中盛有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H2O2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其中MnO2的作用是 ,检验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
(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侧导气管接长后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NaOH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若广口瓶中盛有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关闭K1,打开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H2O2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反应中有气体生成,其中MnO2的作用是 ,检验生成气体的方法是 。
(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侧导气管接长后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NaOH溶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硝酸盐分解很有规律,例如:硝酸铜热分解可得氧化铜、四体积二氧化氮和一体积氧气。把硝酸铜热分解后产生的气体收集在一个大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B.带火星的木条与在空气中时的现象几乎一样 |
C.带火星的木条马上熄灭 |
D.无法判断 |
下列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B.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上 |
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沿杯壁倒入浓硫酸中 |
D.用测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时,手不接触测电笔的金属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