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空气
- + 氧气
- 氧气的物理性质
-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 氧气的收集方法
- 氧气的制取装置
-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 氧气的工业制法
-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 氧气的用途
- 氧气的化学性质
-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 二氧化碳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 |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D.夏天鱼池内放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
取4份等质量的
,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
和Mn,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下:
已知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组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加入物质 | 无 | ![]() | ![]() | Mn |
产生氧气的质量/g | 0 | ![]() | ![]() | ![]() |
不溶物的质量/g | 0 | ![]() | ![]() | ![]() |
已知

A.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 |
B.残留不溶物的质量关系为![]() |
C.![]() ![]() |
D.不加入其他物质时,![]() |
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会引发火灾。孔明灯会引发火灾的原因是
A.提供可燃物 | B.供给氧气 |
C.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D.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现有A、B、C、D四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的原子核内,通常无中子,D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刺鼻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名称:A:_____; D: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由以上两种元素组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_____,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_____。
(1)写出元素名称:A:_____; D: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由以上两种元素组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_____,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是_____。
鱼苗在长途运输中,通常将鱼苗养在相对密闭的容器内,加入某种药品,使容器内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及时除去鱼苗呼出的CO2水的pH调节在8左右,碱性不能太强.现有以下四种物质供选择:双氧水、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钠(Na2O2)、氯酸钾.它们的有关化学性质如下:
(1)2H2O=2H2O+O2↑
(2)2Na2O2+2H2O=4NaOH十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2CaO2+2H2O=2Ca(OH)2+O2↑
(5)2CaO2+2CO2=2CaCO3↓+O2
(6)KC1O3不与H2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
(1)2H2O=2H2O+O2↑
(2)2Na2O2+2H2O=4NaOH十O2↑
(3)2Na2O2+2CO2=2Na2CO3+O2
(4)2CaO2+2H2O=2Ca(OH)2+O2↑
(5)2CaO2+2CO2=2CaCO3↓+O2
(6)KC1O3不与H2O、CO2反应
在鱼苗长途运输中你认为最适合加入的物质是( )
A.双氧水 | B.过氧化钙 |
C.过氧化钠 | D.氯酸钾 |
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
过氧化氢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在盛有少量
的容器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可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实验室可用此方法制取氧气。





(1)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_____装置,用到的两种实验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和____,如果要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
(2)分别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和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一支试管,注入30%的过氧化氢,无明显现象:在注入30%的过氧化氢的试管内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士豆丝,发现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变。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下同)装置,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_____装置,用到的两种实验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和____,如果要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
(2)分别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和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一支试管,注入30%的过氧化氢,无明显现象:在注入30%的过氧化氢的试管内放入少量切成细条的新鲜士豆丝,发现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取出土豆丝,发现土豆丝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变。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
(1)写出A、B、C、D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A、B、C、D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B在A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 |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 D.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的火焰,产生白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