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温度一定,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分子数成正比。将一小块焦炭和mg(克)氧气同时放入一装有压力表的容器中,压力表示数为P0,当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压力表示数为P1,
(1)如果:P0<P1,则:焦炭质量W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P0=P1,则W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P1是P0的n倍,则W的值是多少? n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
当前题号:1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为得到纯净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下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
B
CuO粉末
C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干燥
C
N2气体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CO2
CO
点燃
 
A.AB.BC.CD.D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碳酸钙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和稀硫酸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硝酸盐分解很有规律,例如:硝酸铜热分解可得氧化铜、四体积二氧化氮和一体积氧气。把硝酸铜热分解后产生的气体收集在一个大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带火星的木条与在空气中时的现象几乎一样
C.带火星的木条马上熄灭
D.无法判断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1)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2)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3)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4)你认为两实验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填代号)。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丙烷(C3H8)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的燃料,其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了如下装置(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对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进行了检测:

(1)经分析,丙烷燃烧后的气体可能含有C0、C02和H2 O。
(2)将上述装置按一定顺序连接完整,使之尽可能检测出丙烷燃烧后的产物。你设计的连接顺序为:燃烧后的气体 →D。
(3)该小组的同学按合理的连接顺序进行检测.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部分现象如下: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析可知,丙烷在氧气中燃烧后的气体为
(4)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为了减轻酸雨的危害,我国研发了“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其工艺流程大致是:
I、从高处喷淋下的海水(pH=8.1-8.3)洗脱从下而上燃煤烟气中的SO2, (SO2+H2O=H2SO3 H2SO3是弱酸),海水变为弱酸性;
Ⅱ、将洗过烟气后的海水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下列反应:4NaC1+O2十2H2SO3 ==2Na2SO4+4HC1

III、再将与氧气充分接触的海水跟大量天然海水混合等措施,使各项指标接近天然海水后再排放。
(1)、在坐标图中画出“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全过程中海水的pH依次变化大致趋势。
(2)、工艺流程中天然海水接触烟气后变为弱酸性,这说明在此过程中海水中的 离子和H2SO3电离出的氢离子发生了反应。
(3)、若要测定海水中Na2SO4含量,实验操作步骤是:取少量被测海水,测定 、加入足量的  溶液(写化学式)、再加入稀硝酸、过滤、洗涤、烘干、称量沉淀质量。
当前题号:7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从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四氯化碳作清洗剂。因为四氯化碳会破坏臭氧层,而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保护作用。臭氧层由臭氧(O3)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是单质B.臭氧就是氧气
C.臭氧由氧原子构成D.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的纯度(其中所含杂质不与酸反应),某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用盐酸溶解矿样→干燥所得气体→用NaOH溶液吸收气体→根据NaOH溶液的增重量计算矿样的纯度。实验过程中所取矿样的质量为20g。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A为溶解矿样的装置,若已经准备了长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为了完成溶解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2)B中所盛的试剂是   
(3)根据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情况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
①实验开始前A、B装置以及导气管内残留有少量空气
②进入C装置的气体中还混有少量HCl气体
③气体通过速度过快,CO2来不及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
④实验结束时,系统内还残留有少量CO2气体
(4)改进实验装置并进行正确操作可以准确测出矿样的纯度,若此时C装置在实验前后其质量增加了6.6 g,则该矿样的纯度为
当前题号:9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王强同学在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含其它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该混合溶液放入烧杯中,再滴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刚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发现没有沉淀生成,却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
(3)计算所取混合液中CaCl2的质量。
当前题号:10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