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 +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 |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 |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
某同学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5%的氯化钠时有如下操作,按要求回答问题:
(1)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2)用托盘天平称出所需氯化钠固体后倒入烧杯,那么称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填“左”或“右”)。
(3)在溶解过程中,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需用________搅拌。
(4)若想得到质量分数为4.25%的氯化钠溶液,那么需加水________g。
(1)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cm3);
(2)用托盘天平称出所需氯化钠固体后倒入烧杯,那么称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_盘(填“左”或“右”)。
(3)在溶解过程中,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需用________搅拌。
(4)若想得到质量分数为4.25%的氯化钠溶液,那么需加水________g。
用食盐固体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食盐;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⑤②④① |
C.①③⑤②④① | D.①③⑥⑤②④① |
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某操作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 )
A.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 |
B.用仰视的方法量取42.5mL的蒸馏水 |
C.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
D.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刚用蒸馏水洗涤过的试剂瓶 |
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的是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
(2)现将5g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需要配制9%的氯化钠溶液100g,在(2)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称氯化钠________g,量水________mL。
(4)小陈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会引起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

①A步骤: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未用到了游码。
②B步骤: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③C步骤:将氯化钠倒入烧杯时不慎洒出少许氯化钠。
④D步骤: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⑤将配成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2)现将5g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g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需要配制9%的氯化钠溶液100g,在(2)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称氯化钠________g,量水________mL。
(4)小陈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会引起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

①A步骤: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未用到了游码。
②B步骤:用量筒量取蒸馏水,读数时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③C步骤:将氯化钠倒入烧杯时不慎洒出少许氯化钠。
④D步骤: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⑤将配成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
放在普通环境里的鸡蛋容易变质。鲜鸡蛋密度约为1.08克/厘米3左右, 变质蛋密度可降至1.03克/厘米3以下。生活中,我们可以把鸡蛋放入密度为1.03克/厘米3的盐水中来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鸡蛋(填“甲”、“乙”或“丙”);
(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4)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

(1)如图甲、乙、丙三个鸡蛋静止在盐水中,其中最有可能已变质的是________鸡蛋(填“甲”、“乙”或“丙”);
(2)配制密度1.03克/厘米3食盐水可用60克食盐溶于1000克水中,这种食盐水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3)实验室在配制以上食盐水溶液时,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4)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
A.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 B.使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 | C.氯化钠中有杂质 | D.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 E.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
海水是种宝贵资源。
①“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冷却结晶 B.蒸发结晶 C.过滤
②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用蒸馏法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收集到的饮用水为________g。
③海水中的硼酸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Ⅰ.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Ⅱ.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________g。
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A.将20℃的水改为80℃
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①“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冷却结晶 B.蒸发结晶 C.过滤
②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用蒸馏法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收集到的饮用水为________g。
③海水中的硼酸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溶解度(g/100g水) | 3 | 5 | 9 | 15 | 23 |
Ⅰ.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Ⅱ.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________g。
Ⅲ.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

A.将20℃的水改为80℃
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如图所示是浓盐酸试剂瓶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的稀盐酸200g,需要这种浓盐酸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精确到1mL)
(2)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取该固体10g,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恰好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固体中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
(1)配制10%的稀盐酸200g,需要这种浓盐酸的体积约为________mL(精确到1mL)
(2)某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取该固体10g,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恰好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生成气体的质量为2.2g,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固体中未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

如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____ g.
(2)图中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____.
(3)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
(4)若图中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

(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____ g.
(2)图中①、②、④中相同的仪器名称是____.
(3)用如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
(4)若图中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的读数为3.5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5)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 C.调节平衡螺母 | D.移动游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