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度保持t℃不变时,某物质M的溶液经过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M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Ml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Ml溶液、M2溶液都一定是饱和溶液
C.t℃时M的溶解度一定是50克
D.M1可能是饱和溶液,M2一定是饱和溶液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可以证实某硝酸钾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降温到1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蒸发掉10g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20℃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变
D.加热到30℃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将某一温度下热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四个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  )
A.B.
C.D.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
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
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当前题号:7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物质
 
0℃
 
10℃
 
20℃
 
30℃
A
3
5
10
20
B
6
8
10
15
C
15
8
5
4
 
A.10℃时,A、B和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30℃时,15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3.1%
C.将10℃时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变为不饱和溶液
D.30℃时,将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物质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
10
20
30
40
氯化钠溶解度/克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溶解度/克
12.2
21.8
39.7
53.2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克。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将30克碳酸钠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3)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溶液是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20℃时,通过增加溶质的方法,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一定不变
B.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少
C.溶液的质量一定不变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