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 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②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 ②B.② ④C.① ③D.③ 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有_______,属于凝华的有______。(均填序号)
①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② 灯泡用久了钨丝会变细;
③ 江河解冻;
④ 霜的形成;
⑤ 冰棒上的白粉;
⑥ 严冬室内窗户上的冰花;
⑦ 冰雕没有熔化,却一天天变小;
⑧ 樟脑丸“消失”了;
⑨ 雾淞的形成。
当前题号:2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分别是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称为   需要    热。
当前题号:3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B.熔点是2000℃
C.沸点是3000℃D.凝固点是3000℃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 ;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汽会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液化现象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熔化现象
C.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现象与物质状态变化的联系正确的是(  )
A.泡有热茶的茶杯口飘出的“白气”——汽化
B.固体石蜡加热后变成液体石蜡油——液化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固体沉淀——凝固
D.冬天结冰的衣服在0℃以下环境中也能晾干——升华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经过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冬天开车时,如果车窗紧闭,易在车窗的_____侧形成水雾而影响视线(选填“内”或“外”或“内、外”),此时比较舒适的除雾方法是向车窗吹_____风,理由是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画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