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熔化与熔化现象
- 凝固与凝固现象
- 熔点和凝固点
-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
- +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 沸腾及沸腾条件
-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 蒸发及其现象
-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液化及液化现象
- 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 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 水的三态变化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海波的颗粒 一点好(选填“大”或“小”)。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地搅拌,目的是使海波各处的 趋于一致。
假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一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
C.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
D.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比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
如图所示,加图是“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1)该实验中存在一个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是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在第5分钟时处于________态。
(3)丙图是温度计在第3分钟时的示数,则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__。

(1)该实验中存在一个错误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是改正错误后根据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该晶体在第5分钟时处于________态。
(3)丙图是温度计在第3分钟时的示数,则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__。
在一个烧杯和一支试管中分别装有0 ℃的碎冰,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如图所示,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A.部分熔化 | B.全部熔化 |
C.熔化一半 | D.不会熔化 |
在严寒的冬季,怡臣同学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所示。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凝固 | B.凝华 | C.升华 | D.液化 |
臭氧通常是一种淡蓝色的、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受热极易转化为氧气;二氧化硫遇臭氧微热就会迅速被氧化为三氧化硫,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用于冰箱的致冷剂(就是蒸发时吸热而致冷的物质)如R12会破坏臭
氧层,而新型致冷剂R600a不会破坏臭氧层,它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气体,熔点-159.4℃,沸点-11.73℃。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臭氧的物理性质有_____;臭氧的化学性质有_____。(各举一种即可)
(2)在相同压强下,将致冷剂R600a的温度降到-160℃时,它的物质状态是____;当温度在-11.73℃时继续吸热,温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臭氧的物理性质有_____;臭氧的化学性质有_____。(各举一种即可)
(2)在相同压强下,将致冷剂R600a的温度降到-160℃时,它的物质状态是____;当温度在-11.73℃时继续吸热,温度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
B.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
C.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
D.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里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 B.一点都没熔化 |
C.全部熔化 |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
2013年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料。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 064.6 ℃,铱的熔点是2 443.0 ℃,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 06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
B.加热至1 065.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
C.加热至2 444.0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
D.加热至3 507.6 ℃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
C.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
D.在敞开锅中烧水至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