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 + 光合作用的原料
- 光合作用的原理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

(1)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3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毫克。
(2)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需要在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3)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毫克(结果保留2位小数)。

(1)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3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毫克。
(2)在昼夜周期条件下(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该植物需要在光照强度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3)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___毫克(结果保留2位小数)。
识图是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某同学记录的有关科学知识与图片对应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不可以用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或叶绿体 |
B.乙图能表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情况 |
C.丙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的血管是动脉 |
D.丁图是反射弧结构,神经传导的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
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步骤①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
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变量为光的对照实验 |
C.步骤③目的是溶解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
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咖啡因是一种纯净物 |
B.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
C.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
D.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下列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个步骤及操作过程示意图,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从植物体上选取一片叶片,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起叶片的一部分;②把经过叶片遮光处理的实验装置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黑暗处一昼夜;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⑦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色,未遮光部分变蓝.

①从植物体上选取一片叶片,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起叶片的一部分;②把经过叶片遮光处理的实验装置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黑暗处一昼夜;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⑦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色,未遮光部分变蓝.
A.③①②⑥⑤④⑦ | B.④③②⑤①⑥⑦ |
C.②③④⑤①⑥⑦ | D.②④③⑤⑥①⑦ |
如图,将经过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光,再经光照、脱色及碘液处理,结果叶片边缘与遮光部分不变蓝.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B.通过光合作用能合成淀粉 |
C.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片的绿色部分 | D.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黑藻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以二氧化碳为原料。BT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可反映水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原理如下所示。

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

(1)A、B两组实验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BTB水溶液都变成黄色的原因是_____。
(2)比较A、B两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小科增加了如图乙所示的C组实验,制得与A、B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

依据这一原理,同学们进行了如图甲所示实验。

(1)A、B两组实验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BTB水溶液都变成黄色的原因是_____。
(2)比较A、B两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
(3)有同学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BTB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量减少。为回应这一质疑,小科增加了如图乙所示的C组实验,制得与A、B两组相同的黄色BTB水溶液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中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_______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___。
(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_______。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________。

(1)玉米中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_______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___。
(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_______。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________。
叶绿素的含量直接影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氮元素是合成叶绿素的重要原料小叶同学用白菜来探究不同比例的硝酸钙和氯化铵化肥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第一步:取5 只塑料盆,分别加入 的含氮化肥,其他成分相同
第二步:每盆中栽入数量相同、健康长势相同的白菜幼苗,放置相同环境中培养。
第三步:经过相同时间后,取每盆中位置相同的两片完全展开的叶,中部 5cm×5cm的正方形。一片用于初步提取叶绿素(叶片研磨后置于有机溶剂中),另一片放置在 60°C烘箱烘干至质量不变。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述步骤第一步中的__________
(2)实验中,不同比倒的含氮化肥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是通过观察______来体现的。
(3)本实验中,对白菜叶绿素含量有影响的因素还有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已知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对白菜的叶绿素含量也有影响,小叶想设计实验探究“土壤中铜离子浓度对白菜叶绿素的影响”,请你帮助她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____________
第一步:取5 只塑料盆,分别加入 的含氮化肥,其他成分相同
第二步:每盆中栽入数量相同、健康长势相同的白菜幼苗,放置相同环境中培养。
第三步:经过相同时间后,取每盆中位置相同的两片完全展开的叶,中部 5cm×5cm的正方形。一片用于初步提取叶绿素(叶片研磨后置于有机溶剂中),另一片放置在 60°C烘箱烘干至质量不变。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上述步骤第一步中的__________
(2)实验中,不同比倒的含氮化肥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是通过观察______来体现的。
(3)本实验中,对白菜叶绿素含量有影响的因素还有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4)已知土壤中重金属浓度对白菜的叶绿素含量也有影响,小叶想设计实验探究“土壤中铜离子浓度对白菜叶绿素的影响”,请你帮助她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____________
小徐对光合作用进行探究,设计了如图所示三个装置,装置中玻璃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三个装置均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实验时将三个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其中5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满足本实验使用。

(1)本实验想要验证的猜想是_____
(2)光照几小时后小徐各取装置中的一片叶片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观察。请你推测,变蓝的叶片来自于装置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
(3)指出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小徐想利用以上装置来研究光照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①选用乙、丙装置,除去其中的50毫升清水,实验中不考虑培养液中水的蒸发;②_____;③2小时后,比较培养液的下降程度;④重复三次。

(1)本实验想要验证的猜想是_____
(2)光照几小时后小徐各取装置中的一片叶片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观察。请你推测,变蓝的叶片来自于装置_____(选填“甲”或“乙”或“丙”);
(3)指出本实验存在的不足之处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小徐想利用以上装置来研究光照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①选用乙、丙装置,除去其中的50毫升清水,实验中不考虑培养液中水的蒸发;②_____;③2小时后,比较培养液的下降程度;④重复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