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 + 光合作用的原料
- 光合作用的原理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 实验或活动名称 | 实验用品 | 使用目的 |
A | 观察和解剖花 | 显微镜 | 观察胚珠 |
B |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 碘液 | 检验淀粉 |
C |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 氢氧化钠溶液 | 吸收二氧化碳 |
D |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裝片 | 红墨水 | 染色 |
A.A | B.B | C.C | D.D |
2018年9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某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如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
(2)图像中生理过程A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新建的蔬菜大棚与蘑菇房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
(2)图像中生理过程A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新建的蔬菜大棚与蘑菇房相通可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王同学在学校实验室利用水生植物金鱼藻进行实验,他把等量的金鱼藻和池塘水放入不同的试管中,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观察和记录试管中的金鱼藻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气泡数。实验数据如下:

(1)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_。
(2)要确保该实验成功,实验装置必须放在有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
(3)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___℃是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5)请以温度为横坐标,气泡数为纵坐标,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气泡数/个 | 12 | 20 | 30 | 40 | 44 | 42 | 36 | 30 |

(1)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________。
(2)要确保该实验成功,实验装置必须放在有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
(3)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________℃是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5)请以温度为横坐标,气泡数为纵坐标,将表中数据转换成坐标曲线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开展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将A、B瓶置于有光的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应选择_____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2)通过该实验探究能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这个结论吗?_____(选填“能”或“不能”)。
(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流动的。
(4)在A、B、C三个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___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将A、B瓶置于有光的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这个问题,应选择_____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2)通过该实验探究能得出“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这个结论吗?_____(选填“能”或“不能”)。
(3)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流动的。
(4)在A、B、C三个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___瓶。
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越橘,其光合作用速率不同。为了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A、B、C三个品种各6株,每株均采集位于中上部且向阳的叶片5片,测定并计算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速率,重复三次取平均值,结果如下。

请回答: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________;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________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品种 | A | B | C |
叶绿素含量(毫克/克) | 6.22 | 8.11 | 7.85 |

请回答:
(1)实验中每个品种选取6株的目的是________;
(2)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时,主要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________相同;
(3)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