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装置,b为对照装置。有关用塑料袋扎紧花盆的实验设计思路是( )
A.确保植株与外界空气进一步隔绝
B.排除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干扰
C.防止NaOH溶液对植物根系的影响
D.避免土壤中微生物光合作用形成淀粉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早在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的影响时,发现胚芽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经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物质是( )
A.维生素B.DNAC.酶D.生长素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植物幼苗能够独立生活的标志是()
A.胚根突出种皮,发育成根
B.胚芽伸出地面
C.胚轴伸长、子叶出土
D.胚芽发育成茎,茎上生叶并变绿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请同学们用初中阶段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某同学将一盆植物幼苗放在窗台上培养,一个月后,植物呈现明显的向光生长,如图甲:根据学过的知识,请解释盆中植物向光源弯曲生长的原因, 。图中植物正在含苞待放,即将开出美丽的花朵,由此可知它属于 植物。

(2)图乙所示是两位病人,左为侏儒症患者,乙为巨人症患者,请问这是由于体内的分泌不正常而引起。
(3)观察图丙, 这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 请问图中的⑤与④相比,减少的物质有     
A.葡萄糖
B.蛋白质
C.氧气
D.二氧化碳E.尿素F.无机盐
 
Ⅱ. 图中①——⑦各标号所示结构中,尿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部位是
当前题号:4 | 题型:简答题 | 难度:0.99
实验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一天后剪取一段枝条,插入下图广口瓶中,对其生理活动进行探究。

(1)清晨,把该枝条从黑暗中取出后,立即将叶片d置于右图装置中,用来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则该原料是
(2)傍晚,发现广口瓶内的液面明显下降,减少的水分主要是植物通过     由叶的气孔散失的。如果在当天傍晚取下b叶片,用打孔器获取一个圆片,烘干后用天平称量,次日凌晨取下c叶片,取同样大小的一圆片,烘干后称量,发现质量较小的是取自 叶片上的圆片。
当前题号:5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某同学将生长状况相似的A、B二盆蚕豆幼苗分别置于两个暗箱中,在B盆蚕豆幼苗的暗箱右侧开一小窗口,并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一星期后,A、B两盆蚕豆幼苗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蚕豆幼苗在受到 时会如何生长。
(2)B盆蚕豆幼茎向光源弯曲生长,其原因是在蚕豆幼茎的背光侧比向光侧分布了更多 ,使蚕豆幼茎的背光侧生长更快。
(3)若另取一盆蚕豆幼苗,在暗箱右侧亦开一小窗口,在窗口外侧装一个固定光源,并且在花盆底部再装一个旋转器。当旋转器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时,花盆也随之一起旋转,但暗箱和光源都不转,如图C所示。当图C中的花盆连续旋转一星期以后,请你预测装置中的蚕豆幼茎的生长或弯曲情况是   
(4)若将A盆蚕豆幼苗横向放置(与地面平行),你预测的蚕豆幼茎生长方向是    ,这是植物对地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将一枝水藻放在水中,改变灯与烧杯的距离,并计数藻枝放出的气泡,根据藻枝放出的气泡数测定光合作用的强度,测定结果如表。

灯与烧杯的距离(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气泡数(个/分)
16
13
8
6
5
4
3
2
1
0
 
(1)根据图表信息,你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
(2)假设将灯放在距烧杯36cm处:
①向水中放入几只小的活虾,气泡数将会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若灯放置的位置不变,要使产生的气泡数减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比较难解决的是宇航员的供氧问题。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为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约可释放氧气0.64克,并产生相应质量的葡萄糖。
光合作用最简表达式为:
(1)10千克小球藻在光照条件下,1小时可产生 克葡萄糖。
(2)过去人们一直对于光合作用产物O2的感到疑惑。若宇航员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18O和16O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进行了如图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    

A.CO2
B.H2O
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材料一:1880年,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植物胚芽生长影响时,进行了向光性实验,并认为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
材料二:1928年,温特完成了图甲实验。证实了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控制胚芽生长。
材料三:1934年,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

(1)材料一中划线句既是达尔文的实验结论,也可以作为材料二的温特实验探究中的   环节。
(2)图甲的实验中,B组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
(3)为证明“胚芽弯曲是尖端下部生长不均匀引起的”猜想,小敏设计了如图乙实验,在胚芽尖端下部标上等距横线,用单侧光照射。当横线左侧间隔___     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横线右侧间隔,说明猜想成立。
(4)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低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在高浓度范围,随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超过一定浓度,表现为抑制作用。把切去尖端的胚芽静置一段时间,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左侧,如图丙。图丁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胚芽弯曲程度与生长素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