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 光合作用的原料
- 光合作用的原理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强光照射。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mL/h。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要低,原因是______。
(3)如果在原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30分钟后,则针筒的容量维持在0.6mL读数处,水滴仍维持在X位置。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其他条件不变,30分钟后,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mL/h。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要低,原因是______。
(3)如果在原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30分钟后,则针筒的容量维持在0.6mL读数处,水滴仍维持在X位置。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其他条件不变,30分钟后,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_。
选一盆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素),进行如下实验(如图):

将天竺葵预先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再用两片2cm×2cm不透光的黑色纸片夹在绿色部位上(图中C处),然后把植物放在光下照射4~6小时,再剪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在叶片A、B、C三个部位打下三个叶圆片.
②把叶圆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经热水浴脱色(隔水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③用清水漂洗经过脱色的叶圆片,再把叶圆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圆片滴加碘液.
④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圆片的颜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将天竺葵预先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A、B、C三个叶圆片中,哪一个叶圆片变成蓝色,为什么?
(3)通过比较 叶圆片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通过比较 叶圆片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将天竺葵预先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再用两片2cm×2cm不透光的黑色纸片夹在绿色部位上(图中C处),然后把植物放在光下照射4~6小时,再剪下此叶片,并用打孔器在叶片A、B、C三个部位打下三个叶圆片.
②把叶圆片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经热水浴脱色(隔水加热,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③用清水漂洗经过脱色的叶圆片,再把叶圆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圆片滴加碘液.
④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圆片的颜色.
请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将天竺葵预先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A、B、C三个叶圆片中,哪一个叶圆片变成蓝色,为什么?
(3)通过比较 叶圆片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通过比较 叶圆片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某同学在“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制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回答: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2)图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接下来,该同学又把等量的天竺葵的不同器官分别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并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经8小时后,对容器中氧气产生量进行测定,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3)若要探究光的颜色对氧气产生量的影响,应用 两组容器进行对照实验。
(4)若要探究不同器官对氧气产生量的影响,应用 两组容器进行对照实验。
(5)第三组容器中氧气产生量为0mL,请分析原因:

(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2)图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接下来,该同学又把等量的天竺葵的不同器官分别放在封闭的容器中,并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经8小时后,对容器中氧气产生量进行测定,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容器 | 植物 | 器官 | 光的颜色 | 温度℃ | 氧气产生量(mL) |
1 | 天竺葵 | 叶 | 红 | 22 | 120 |
2 | 绿 | 15 | |||
3 | 根 | 红 | 0 |
(3)若要探究光的颜色对氧气产生量的影响,应用 两组容器进行对照实验。
(4)若要探究不同器官对氧气产生量的影响,应用 两组容器进行对照实验。
(5)第三组容器中氧气产生量为0mL,请分析原因:
如图所示曲线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
C.在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效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效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
如图所示,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利植物的光合作用 |
B.绿叶进行光合作用时,不进行呼吸作用 |
C.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也在进行光合作用 |
D.植物光合作用增强对种子呼吸作用没有影响 |
小亮为了探究西红柿光合作用强弱与光照强弱的关系,探寻最适宜西红柿生长的光照强度,实验过程如下: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能通过而热量不能通过。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1)小亮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
(2)实验中对西红柿植株上的叶片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叶片数量相同,还要考虑其他因素,请列举一项
(3)小亮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

(1)小亮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
|
(2)实验中对西红柿植株上的叶片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叶片数量相同,还要考虑其他因素,请列举一项
(3)小亮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
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2)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2)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 10 | 20 | 30 | 40 | 50 |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 65 | 35 | 15 | 6 | 1 |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阴雨连绵,常会造成果树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A.光照不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
B.下雨使果树不会开花 |
C.阴雨天气病虫害多 |
D.下雨影响传粉 |
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能在晚上进行 |
B.人类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释放的 |
C.人体在睡眠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 |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