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 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 生物的基本特征
- 显微镜的使用
-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 常见的脊椎动物
- 孢子植物
- 种子植物
- 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
-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 动物的分类
- 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 植物的分类
- 细胞
- 种群
- 群落
- 生态系统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被称为“城市的肾”的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郊,湿地内河道开阔,是虾蟹养殖和苏铁种植的天然场所,还是“中国瓯柑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350多科,1700多种,其中包括35种因家珍稀物种,还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

(1)苏铁属于______植物(填被子或裸子)
(2)乙图是小郑同学将湿地内4种动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填选择字母)。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3)小明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这些植物,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______。

(4)湿地内育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临灭绝的主题原因是______。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1)苏铁属于______植物(填被子或裸子)
(2)乙图是小郑同学将湿地内4种动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填选择字母)。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3)小明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这些植物,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______。

(4)湿地内育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临灭绝的主题原因是______。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③向河水排放污水
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A.②③ |
如图甲为学生小枫在显微镜下找到的一个细胞,图乙为小枫根据显微镜下细胞物像绘制的细胞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小枫要将图甲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往____方向移动(填“←↑→↓”)。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
,物镜
;乙:目镜
,物镜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较大,应选择_______显微镜。
(3)小枫绘制的图乙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中(填数字或名称)
(4)小枫观察到的细胞是______(填“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

(1)若小枫要将图甲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物台上的装片往____方向移动(填“←↑→↓”)。
(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




(3)小枫绘制的图乙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中(填数字或名称)
(4)小枫观察到的细胞是______(填“动物细胞”或“植物细胞”)
草履虫、蚯蚓、水母、蜗牛、蝗虫分别属于( )
A.原生动物、环节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
B.腔肠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 |
C.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 |
D.原生动物、软体动物、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 |
学习了无脊动物的知识后,小叶对环节动物产生了兴趣,为了探究某种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于是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3)而后路面上可以见到蚯蚓,小叶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蚯蚓爬出地面与下雨有关,小叶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①取相同两套如甲图的装置,放入相同量蚯蚓;②________;③观察爬出土的蚯蚓数量.

(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3)而后路面上可以见到蚯蚓,小叶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蚯蚓爬出地面与下雨有关,小叶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①取相同两套如甲图的装置,放入相同量蚯蚓;②________;③观察爬出土的蚯蚓数量.
列归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A.鲫鱼、黄鱼、海豚、鲸均属于鱼类 | B.青蛙、娃娃鱼、蝾螈属于两栖类 |
C.鹦鹉、孔雀、蝙蝠均属于鸟类 | D.蛇、蚯蚓、扬子鳄属于爬行类 |
在使用显微镜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④②① | D.③②①④ |
最近,为了保护一只迁徙候鸟的生存环境,我市相关部门紧急叫停白鹭洲公园小岛的休整工作。这只候鸟叫紫背苇鳽jian(如图甲),常栖息于水塘、沼泽地等处。

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U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W
2b 体外长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X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Y
4b 终身用鳃呼吸…………………………………Z
(2)如图乙为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紫背苇鳽位于_____(选填字母)。
(3)除脊椎动物外,自然界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可多选)

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U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W
2b 体外长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
3a 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X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4
4a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Y
4b 终身用鳃呼吸…………………………………Z
乙
(1)构成紫背苇鳽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_____。(2)如图乙为脊椎动物的部分检索表,紫背苇鳽位于_____(选填字母)。
(3)除脊椎动物外,自然界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无脊椎动物。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可多选)
A.斑马 | B.虾 | C.蝴蝶 | D.蛇 | E.水母 | F.鲸 |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主要过程,请用所学知识回答
(1)图示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四个步,正确顺序的选项是(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2)在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
(3)该同学给显微镜对光时,发现视野太亮,他应选用_______面镜和_______光圈对光来降低亮度.
(4)显微镜上安装了5倍的目镜,若想使口应上皮细胞被放大50倍,则要选用放大_______倍的物镜.
(5)观察时,发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
(1)图示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四个步,正确顺序的选项是(________).
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③②④ | D.②①③④ |
(3)该同学给显微镜对光时,发现视野太亮,他应选用_______面镜和_______光圈对光来降低亮度.
(4)显微镜上安装了5倍的目镜,若想使口应上皮细胞被放大50倍,则要选用放大_______倍的物镜.
(5)观察时,发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
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井同特征,这一特征不包括()


A.由细胞组成示 | B.能进行光合作用 |
C.有根、茎、叶的分化 | D.不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