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测定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图中仪器C的瓶颈上标有刻度。将一定质量的铝片和足量稀硫酸在仪器A中完全反应,产生的H2把仪器B中水压入C中(C瓶原是空的),通过收集相关实验数据可计算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这里C装置的作用是____。再通过查得H2的密度,计算出产生H2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利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也可组装一套与该同学具有相同原理的实验装置。你认为应选用图乙装置中的_____。

(1)图中仪器C的瓶颈上标有刻度。将一定质量的铝片和足量稀硫酸在仪器A中完全反应,产生的H2把仪器B中水压入C中(C瓶原是空的),通过收集相关实验数据可计算出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这里C装置的作用是____。再通过查得H2的密度,计算出产生H2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利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也可组装一套与该同学具有相同原理的实验装置。你认为应选用图乙装置中的_____。
学习科学需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明确实验原理及并能对结论进行科学推理。
(1)我们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____。
(2)我们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的是________。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 一,能与酸反应;则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 OH 一,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则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3)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纪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①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
②把萌发的豌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豌豆植株,即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生物这种性状特征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____控制。
(1)我们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____。
(2)我们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的是________。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 一,能与酸反应;则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 OH 一,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则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3)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纪录的种子发芽情况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数日后的种子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①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
②把萌发的豌豆种子种植后,会长成一棵新的豌豆植株,即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生物这种性状特征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____控制。
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分解有催化作用,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表所示:
(1)上述实验中,从温度对反应催化效果来看,最好选用________作催化剂.
(2)加热氢氧化铜固体可制得氧化铜和一种常见液体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探究: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哪一个更好?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均以生成 25mL 气体为准,可能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均以忽略,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3)实验①的作用________;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 处应填________。若 b________c,(填“>”、“=”或“<”)可知在某温度下氧化铜对氯酸钾分解效果更好。
温度/℃ | Fe2O3 | Al2O3 | CuO | MgO |
开始反应 | 470 | 515 | 305 | 49 |
剧烈反应 | 490 | 540 | 350 | 545 |
(1)上述实验中,从温度对反应催化效果来看,最好选用________作催化剂.
(2)加热氢氧化铜固体可制得氧化铜和一种常见液体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探究: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哪一个更好?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均以生成 25mL 气体为准,可能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均以忽略,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 KClO3质量 | 催化剂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2.45g | ﹣ | a |
② | 2.45g | 0.51gMnO2 | b |
③ | 2.45g | 0.51gCuO | c |
(3)实验①的作用________;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 处应填________。若 b________c,(填“>”、“=”或“<”)可知在某温度下氧化铜对氯酸钾分解效果更好。
利用图示仪器测量氧气体积,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气密性:连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_______。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
(2)组装装置:连好的装置如图甲,其中有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前提下,需要调节______(选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
(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1)检查气密性:连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_______。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
(2)组装装置:连好的装置如图甲,其中有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前提下,需要调节______(选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
(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 |
B.反应一段时间,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乙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准确。 |
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你的正常体温约390C |
B.50kg的你能利用一个定滑轮提起600N的重物 |
C.你的步行速度约4km/h |
D.你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是1000pa |
已知某粗铜粉末中含有少量的铁、锌、金。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粗铜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开展如下实验探究:
步骤Ⅰ:称取质量为m1的粗铜样品;
步骤Ⅱ:向样品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步骤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m2;
步骤Ⅳ:将步骤Ⅲ所得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质量为m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步骤Ⅱ中加入的稀盐酸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测得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m1、m2、m3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按此方法测量结果将会___________(填“不变”或“偏高”或“偏低”)。
步骤Ⅰ:称取质量为m1的粗铜样品;
步骤Ⅱ:向样品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步骤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m2;
步骤Ⅳ:将步骤Ⅲ所得固体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质量为m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步骤Ⅱ中加入的稀盐酸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测得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用m1、m2、m3的代数式表示)。
(3)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按此方法测量结果将会___________(填“不变”或“偏高”或“偏低”)。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空:

(1)写出如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的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如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选填装置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的验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条件是( )
A.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 B.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
C.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 D.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CO2及相关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气体制取.
按如图甲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③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
(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O2的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可观察到塑料瓶________ .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乙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 .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先对图乙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丙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合理即可).

(1)气体制取.
按如图甲所示的制取装置进行实验.
①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③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
(2)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制取CO2的时能否采用排水法收集?
[设计实验]
实验一:向一个充满CO2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用力摇晃塑料瓶.可观察到塑料瓶________ .
实验二:先用集气瓶装满一瓶蒸馏水(pH=7.0).然后按如图乙所示组装装置并进行实验,再用pH计测定从装置C排到烧杯中的液体的pH.
①装置B中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
②测得烧杯中液体的PH<7.0,说明溶液呈酸性,原因是:________ .
[实验结论]实验室制取CO2不宜采用排水法收集
[拓展延伸]某同学先先对图乙装置做了以下改进:将装置C中的部分蒸馏水换成植物油,将烧杯换成量筒(如图丙所示).然后利用改进后的装置测定收集到CO2的体积,测得气体的实际体积小于理论值,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