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操作规范与否就体现出了一个人的科学素养。以下几种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B.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加碱研磨后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分离溶液中析出的KNO3晶体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浙江大学校标
C.甲烷分子
D.电路图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如:
①“测量七年级上册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时,对多株植物进行多次实验
④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让不同质量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773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将其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装置若改为下图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
A.B.C.D.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需要研究看不见的现象或不易测量的科学量时,就必须设法寻找由该对象产生的各种可见的效应,由此来判定该对象的存在、大小等情况,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 )
A.证明动物的呼吸作用B.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C.用小磁针确定磁体周围存在磁场D.通过二氧化硫分子模型认识其分子结构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利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B.
C.D.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在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氧气迅速反应生成NO2气体,但能与H2、N2、HCl、CO2等气体共存。现要利用如图装置收集一瓶NO气体,则在该装置中可盛放的气体或液体可以是 
A.水B.氢气
C.空气D.一氧化碳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 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说明:浓硫酸能吸收水分,碱石灰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1)仪器A 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若仪器 C 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 bg,塑料试样完全燃烧后,若仪器 D 增重 ag,则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可用分数形式表示)
(3)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 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装置 ABCDE 中选择,适合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
(2)若用 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收集氧气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