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无线路由器可以发射电磁波覆盖有效空间,能够接受和利用电磁波的设备(如智能手机、pad和电脑等)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连通网络.某科技小组的学生完成了如表所示的实验,并得出结论:处于工作状态的无线路由器会危害种子的发芽.请回答问题.
(1)在本实验中甲房间的实验属于________组.实验中两个房间放置的种子供水量适宜且相同,空气也无差别.考虑到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境因素,还应该要求两个房间的温度相同。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
(3)你认为该科技小组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是否足以支持上述结论?如果不充分,如何改进?____
实验处理 | 甲房间 | 乙房间 |
无线路由器 | 一部,处于工作状态 | 无 |
将要萌发的某种植物种子若干粒 | 一盘,100粒 | 一盘,100粒 |
培养观察15天 | 浇水适宜且等量 | 浇水适宜且等量 |
统计植物种子的萌发率 | 6% | 79% |
(1)在本实验中甲房间的实验属于________组.实验中两个房间放置的种子供水量适宜且相同,空气也无差别.考虑到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境因素,还应该要求两个房间的温度相同。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
(3)你认为该科技小组的实验设计和数据是否足以支持上述结论?如果不充分,如何改进?____
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氢粒子,它由三个氕原子核和两个电子构成。这对解释宇宙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对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一定含有3个中子 |
B.它比一个普通氢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
C.它的组成可以用H3+表示 |
D.它的化学性质与H2不同 |
一般固体受热时,在各个方向上的长度都会胀大,在冷却时都会缩小,物体在某一方向上长度的膨胀称为线膨胀。下表是科技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1)从1、3(2、5或4、6)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与________有关。
(2)从________(填序号)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还与原长有关。
(3)从________(填序号)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还与________有关。
(4)如图乙所示是火警自动报警原理图.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双金属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下弯曲,使电路闭合。请你参考上面的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片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一边所用的材料是黄铜还是康铜?________,并简述理由:________。

(5)当发生火灾时,将发生下列变化:
a.温度升高使双层金属片弯曲;b.接通触点使工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c.电磁铁有磁性;d.衔铁被吸下;e.接通触点使控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f.电灯亮,电铃响发出警报.这些变化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实验序号 | 材料 | 升高的温度(℃) | 原长(m) | 伸长量(mm) |
1 | 黄铜 | 10 | 1.00000 | 0.19 |
2 | 黄铜 | 10 | 2.00000 | 0.38 |
3 | 康铜 | 10 | 1.00000 | 0.15 |
4 | 康铜 | 30 | 1.00000 | 0.65 |
5 | 铝 | 10 | 2.00000 | 0.46 |
6 | 铝 | 30 | 1.00000 | 0.69 |
(1)从1、3(2、5或4、6)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与________有关。
(2)从________(填序号)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还与原长有关。
(3)从________(填序号)两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物体的伸长量还与________有关。
(4)如图乙所示是火警自动报警原理图.设备中有一个由黄铜片与康铜片双金属合在一起的温控开关,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向下弯曲,使电路闭合。请你参考上面的实验记录确定双金属片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一边所用的材料是黄铜还是康铜?________,并简述理由:________。

(5)当发生火灾时,将发生下列变化:
a.温度升高使双层金属片弯曲;b.接通触点使工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c.电磁铁有磁性;d.衔铁被吸下;e.接通触点使控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f.电灯亮,电铃响发出警报.这些变化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
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对无机盐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素,以植物对钙离子的吸收情况为例,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蒸馏水配置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完全营养液,平均分成两份加入到A、B两个烧杯中。
②选取生长正常长势相似的大豆幼苗10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A、B烧杯中。③A、B两个烧杯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A中定期股入空气,B不做处理。
④3天后测量A、B烧杯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分别与完全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小组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会影响对无机盐的吸收,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已知:呼吸作用的强弱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
______________
①用蒸馏水配置大豆植株生长所需的完全营养液,平均分成两份加入到A、B两个烧杯中。
②选取生长正常长势相似的大豆幼苗10株,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入A、B烧杯中。③A、B两个烧杯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A中定期股入空气,B不做处理。
④3天后测量A、B烧杯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分别与完全培养液中的钙离子含量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小组同学想进一步研究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会影响对无机盐的吸收,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步骤。(已知:呼吸作用的强弱会影响钙离子的吸收)
______________
根据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乙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大于甲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说明金属活动性:镁>铁 |
B.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只说明通常状况下CO2不能燃烧 |
C.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空气中的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助燃剂) |
D.向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
科学史上有这样一段关于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和伏打的佳话,“一条蛙腿”引发了电生理学的起源和电池的发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伽伐尼在经历了“蛙腿抽动”这一偶然发现之后,重复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伽伐尼进行实验①的实验假设是:电是引起蛙腿抽动的原因。
(3)伏打的质疑引发了伽伐尼新的实验:“伽伐尼剥出蛙腿的一条神经,一头和脊柱接触,一头和蛙腿受损的肌肉接触,多次实验均发现蛙腿抽动”。此实验___(填“支持” 或“不支持”)伽伐尼原有的结论。
(4)在伏打提出“金属电”后约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指出,所谓“金属电”是化学作用引起的,是溶液中的离子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伏打电堆其实是多个伏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图为一个伏打电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其正、负极。___________

(1)伽伐尼在经历了“蛙腿抽动”这一偶然发现之后,重复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2)伽伐尼进行实验①的实验假设是:电是引起蛙腿抽动的原因。
(3)伏打的质疑引发了伽伐尼新的实验:“伽伐尼剥出蛙腿的一条神经,一头和脊柱接触,一头和蛙腿受损的肌肉接触,多次实验均发现蛙腿抽动”。此实验___(填“支持” 或“不支持”)伽伐尼原有的结论。
(4)在伏打提出“金属电”后约50年,德国科学家亥姆霍兹指出,所谓“金属电”是化学作用引起的,是溶液中的离子定向移动而产生的电流,伏打电堆其实是多个伏打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是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图为一个伏打电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其正、负极。___________

某“暖宝宝”的发热材料包括铁粉、活性炭、食盐、水等物质,下表是小明同学探究“暖宝宝”产生热量的原理和影响因素的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组________(填实验序号)和对照组数据对比,可知“暖宝宝”放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的氧化(即铁粉生锈)
(2)分析实验组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和对照组数据,可知食盐能够加快铁粉的氧化速率;
(3)对已使用过的“暖宝宝”,若要将活性炭分离回收,写出完整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及用量 | 反应时间/min | 温度上升值/℃ | ||||
铁粉/g | 活性炭/g | 食盐/g | 水/g | ||||
对照组 | 1 | 0.2 | 0.1 | 5 | 10 | 58 | |
实验组 | 1 | 0 | 0.2 | 0.1 | 5 | 10 | 0 |
2 | 1 | 0 | 0.1 | 5 | 10 | 2.7 | |
3 | 1 | 0.2 | 0.1 | 0 | 10 | 4.5 | |
4 | 1 | 0.2 | 0 | 5 | 10 | 20 |
(1)从实验组________(填实验序号)和对照组数据对比,可知“暖宝宝”放出的热量主要来自铁粉的氧化(即铁粉生锈)
(2)分析实验组_________(填实验序号)和对照组数据,可知食盐能够加快铁粉的氧化速率;
(3)对已使用过的“暖宝宝”,若要将活性炭分离回收,写出完整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3)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数据,最接近日常生活中实际值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标准高度大约是50cm |
B.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
C.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是5m/s |
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37℃ |
在量筒量取20ml水时,正确的读数方法是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某同学仰视读数,则实际水量应为( )
A.>20ml | B.=20ml |
C.<20ml | D.不能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