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有些量不易用仪器、仪表直接测量,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测量,用易测量的量显示不易直接测量的量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叫转换测量法,下列不是应用这一方法的是( )
A.以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描述磁场的强弱 |
B.在经过褪色处理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来显示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
C.以水银柱升高的多少来判断叶蒸腾作用的快慢 |
D.以吸引铁屑的数目来比较磁体磁性的强弱 |
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某学习小组按资料描述自制一个简易测温装置. 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
(1)一般来说,________(填“气体”“液体”)热胀冷缩最显著,固体最不显著。
(2)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
(3)用此温度计________(能/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为什么?_______。
(4)有科学家改进了伽利略的温度计。他将装置倒转过来,将水注入玻璃泡内,而将空气留在玻璃管中,制成了第一只液体温度计。由于管口没有封闭,水会不断蒸发从而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对此,你将做如何改进________。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
温度/℃ | 17 | 19 | 21 | 23 | 25 | 27 |
h/cm | 30.2 | 25.0 | 19.8 | 14.6 | 9.4 | 4.2 |
(1)一般来说,________(填“气体”“液体”)热胀冷缩最显著,固体最不显著。
(2)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
(3)用此温度计________(能/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为什么?_______。
(4)有科学家改进了伽利略的温度计。他将装置倒转过来,将水注入玻璃泡内,而将空气留在玻璃管中,制成了第一只液体温度计。由于管口没有封闭,水会不断蒸发从而影响到测量的准确性,对此,你将做如何改进________。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第三步骤·············
(1)第三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3)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4)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第三步骤·············
(1)第三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3)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4)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厘米、9.21厘米、9.20厘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厘米 |
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毫米 |
C.9.21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
D.9.20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 |
有一量杯,它的200ml的刻度线的高度为h,那么在高度为0.5h处的刻度数( )
A.等于100ml |
B.小于100ml |
C.大于100ml |
D.无法确定 |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请你写出对应测量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
选项 | 错误操作 | 测量结果 |
A |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 ___ |
B |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 ___ |
C |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 ___ |
D |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 ___ |
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 )
A.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g |
B.为了防止液滴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 |
C.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
D.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 |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75厘米=75厘米×![]() |
B.9.5厘米3=9.5×![]() |
C.0.08米=0.08米×1000=80毫米 |
D.16分米3=16×![]() |
为了测出一袋米(50千克)中含多少颗米,小明设计了以下测量方法:
(1)用天平测出1000粒米的质量为25克;
(2)计算出每颗米的平均质量为________克;
(3)计算这袋米的质量:50千克=________克;
(4)计算这袋米中共有米粒数目为________颗。
(1)用天平测出1000粒米的质量为25克;
(2)计算出每颗米的平均质量为________克;
(3)计算这袋米的质量:50千克=________克;
(4)计算这袋米中共有米粒数目为________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