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发的岩洞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假设洞内空气中不含除二氧化碳外的其他酸性气体)。进行了如图实验: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___。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
②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_____的体积数 (用序号填写)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 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于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____。

(1)取样:他们准备从岩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广口瓶从洞中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___。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广口瓶中抽取100mL气样,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乙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__。
②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_____的体积数 (用序号填写) .
A 二氧化碳 B 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 空气中除二氧化碳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岩洞向游客开发,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该岩洞内于氧化碳的含量:____________。
氨常用来生产化肥,它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如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

(1)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____
A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2)在生产中常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使用时最好把它配制成溶液。现要配制50kg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铵溶液,需要____千克碳酸氢铵。

(1)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____
A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 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 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2)在生产中常将氨气转化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使用时最好把它配制成溶液。现要配制50kg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铵溶液,需要____千克碳酸氢铵。
在探究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猜想“压强可能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为验证“压强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小明将一支一头尖一头平的长铅笔分别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手指间来进行实验,小明的正确操作应该是______(选填“甲”、“乙”或“都可以”),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 g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了______°C ,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的是_____ (填序号)

(3)张辉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分)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温度(°C) | 42 | 38 | 35 | 33 | 32 | 31 | 30 | 30 | 30 |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了______°C ,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___________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的是_____ (填序号)

(3)张辉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步骤如下:
A.在温度计的液面不再升高时读出示数 | B.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
C.估计液体的温度 | D.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几分钟 |
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甲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乙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cm;温度计丙的读数是______℃,温度计丁的读数是______℃。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大家要学会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相关的实验,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序号)。
(1)试管 (2)滴管 (3)酒精灯 (4)玻璃棒 (5)药匙
(1)试管 (2)滴管 (3)酒精灯 (4)玻璃棒 (5)药匙
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_.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纸锥编号 | 下落高度![]() | 扇形纸片半径![]() | 纸锥锥角![]() | 下落时间![]() |
1 | 1.8 | 10 | 81.9 | 2.20 |
2 | 1.9 | 10 | 71.1 | 1.84 |
3 | 1.9 | 5 | 81.9 | 2.20 |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 B.5号纸锥先到地 |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
下列四个例子中,采用了相同的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①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②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③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 ④磁场够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①根据电流所产生的效应认识电流 ②研究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③根据磁铁产生的作用来认识 ④磁场够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11cm、2.10cm、2.11cm、2.09cm、2.10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A.2.1025cm | B.2.102cm | C.2.11cm | D.2.10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