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____℃,该同学的体温在__(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内。
当前题号:1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使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下列数据,正确的记录结果为:
A.0.184米B.1.848分米
C.18.4厘米D.184.82毫米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桌面上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甲乙两图中乒乓球还会弹起吗?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None | 难度:0.99
以下关于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工具最小刻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接近真实值,但一定不会和真实值相等
B.所有测量工具都具有零刻度和量程,使用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C.体温计的玻璃管特别细,所以用前需要甩一甩
D.所有的测量都是越精确越好,因此估测是没有意义的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图甲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性质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也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此温度计周围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王同学据此性质也制成了一个简易气体温度计,如图丙所示。烧瓶里是气体,瓶塞密封不会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当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______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当前题号:6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可知“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CO2”,他们决定对此性质进行探究,于是把多瓶CO2气体(排空气法收集,并已验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如图所示,观察到只有少量水压入瓶中。请回答:

(1)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采用向上排空气法,其原因是______。
(2)为了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油法(CO2气体不能溶于油中)各收集满2瓶CO2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在不同时间测得压入的水量占集气瓶容积的百分数,数据如下:
气体样本
1
2
3
4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油法
排油法
2小时压入的水量
13.7%
15.0%
15.3%
15.1%
24小时压入的水量
35.7%
56.3%
94.2%
93.6%
 
针对表格数据,请分析同学们“观察到只有少量水压入瓶中”这一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同学们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共收集了550毫升的CO2气体,已知CO2气体密度约为2克/升,则实验时至少消耗碳酸钙质量为多少克?_____
当前题号:7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用易于观察的科学现象来揭示不易观察的科学事实叫转换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
A.用磁感线来表示磁铁或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
B.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
C.在经过褪色处理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时,利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如图甲所示,AB是一根导体,通过导线、开关连接在灵敏电流计的两接线柱上。某同学想利用该装置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

①可能与切割导体的数量有关。  ②可能与切割速度有关。  ③可能与切割磁感线的导体长度有关。
(1)在实验过程中,判断有无感应电流产生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有关。
(3)该同学在实验中,改变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速度,测出每次实验时电流表偏转示数的最大值,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速度/(厘米/秒)
1
2
3
4
5
6
电流/毫安
2.0
4.0
5.9
8.1
10.2
11.8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该同学产生新的疑问: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呢?拆开电流表后,发现其结构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理是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
乙同学的做法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郎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 V2
请分析上述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2)如果两位同学读数都正确,测出石块的体积,较接近真实值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3)甲同学的下列操作,可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
A.石块浸入水中深度过大
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
C.在浸入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滴溅出,读数均正确
D.改用粗线拴住石块,读数均正确
(4)若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图一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__。
(5)另有一较大矿石,放不进量筒,因此丙同学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二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此测量方法测得矿石的体积,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当前题号:10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