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观察技能
- 实验技能
- 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用体温计测得小军的体温是37.4℃,若没有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又用它去测量小明和小平的体温。如果小明和小平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7.2℃和38.1℃,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37.2℃和38.1℃ | B.37.4℃和38.1℃ |
C.37.2℃和37.4℃ | D.38.1℃和37.4℃ |
如下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教育基地利用石膏学习制作模型,下面是模型制作的过程。

(1)用秤称取一定量的石膏粉末放在盆子里。
(2)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我们一般使用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相平,体积是_________厘米3。
(3)把水倒入石膏粉中搅拌均匀,小明不小心碰到了盆子,发现盆子的表面变得热热的。
请问小明手上接受热的刺激的组织是________。
(4)然后将搅拌后的石膏倒入模具,将模具放在烤箱里烘烤,烤箱温度下图所示,烤箱内的温度是_________。
(5)等石膏变硬后,同学们高兴地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模型拿出来,小明很细心地发现自己在放置石膏的过程中不小心留下了自己的指纹,请问决定指纹的遗传物质是储存在哪里的?________。
(6)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

(1)用秤称取一定量的石膏粉末放在盆子里。
(2)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我们一般使用________;读数时视线应与________相平,体积是_________厘米3。
(3)把水倒入石膏粉中搅拌均匀,小明不小心碰到了盆子,发现盆子的表面变得热热的。
请问小明手上接受热的刺激的组织是________。
(4)然后将搅拌后的石膏倒入模具,将模具放在烤箱里烘烤,烤箱温度下图所示,烤箱内的温度是_________。
(5)等石膏变硬后,同学们高兴地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模型拿出来,小明很细心地发现自己在放置石膏的过程中不小心留下了自己的指纹,请问决定指纹的遗传物质是储存在哪里的?________。
(6)为了更清晰地观察和研究指纹,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名称)
为什么苍蝇难以拍到呢?据科学家介绍,苍蝇大脑反应十分敏锐,可以计算出苍蝇拍的潜在逼近位置,并能立刻做出“逃生计划”,然后随即做出起飞前动作调整,最终逃离“危险地带”。苍蝇发现威胁后的反应时间仅为100毫秒,但对缓慢移动的物体反应比较迟钝。缓慢移动的物体究竟是多慢呢?为了弄清楚该有多慢,小明选择了秒表、尺子、钢笔、筷子、汤匙等物品作为实验的材料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①控制每种物体每次移动的距离相同;②观察物体移动到离苍蝇约为1cm时候苍蝇的反应;③用秒表测出在移动过程中的时间,并计算出移动的速度;④每种物体重复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
(1)苍蝇的这种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反应称作________________;
(2)小明使用钢笔、筷子、汤匙等多种物品并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通过本次探究实验后,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拍苍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①控制每种物体每次移动的距离相同;②观察物体移动到离苍蝇约为1cm时候苍蝇的反应;③用秒表测出在移动过程中的时间,并计算出移动的速度;④每种物体重复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
筷 子 | 速 度 | 7毫米/秒 | 5毫米/秒 | 3.8毫米/秒 | 2.8毫米/秒 | 1.1毫米/秒 |
苍蝇反应 | 飞开 | 飞开 | 飞开 | 没有飞 | 没有飞 | |
钢 笔 | 速 度 | 7.1毫米/秒 | 6毫米/秒 | 3.8毫米/秒 | 2.6毫米/秒 | 1毫米/秒 |
苍蝇反应 | 飞开 | 飞开 | 飞开 | 没有飞 | 没有飞 | |
汤 匙 | 速 度 | 6.1毫米/秒 | 5毫米/秒 | 3.5毫米/秒 | 2.4毫米/秒 | 1.2毫米/秒 |
苍蝇反应 | 飞开 | 飞开 | 飞开 | 没有飞 | 没有飞 |
(1)苍蝇的这种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的反应称作________________;
(2)小明使用钢笔、筷子、汤匙等多种物品并进行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通过本次探究实验后,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拍苍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用A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C、D、E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D实验是水电解实验,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来推断水的组成。E实验是通过燃烧甲烷,检验甲烷成分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分析,你认为E实验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C”或“D”)实验的方法相同。
(4)如何用F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用A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C、D、E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D实验是水电解实验,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来推断水的组成。E实验是通过燃烧甲烷,检验甲烷成分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分析,你认为E实验与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C”或“D”)实验的方法相同。
(4)如何用F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
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
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
(1)而用托盘天平称小石块的质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读数为15.6克(1克以下用游码),则所称小石块实际质量应为____________。
(2)小李用一刻度尺测量某办公桌的长度为1.00 米,而其实际长度为1.02 米;后用该尺测得某物体长为0.98米,则其实际长度为_______________。
(3)一炸弹在海水中爆炸,岸边的人听到两次爆炸声,两次爆炸声之间相隔Δt秒,当时声音在空气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米/秒和v2米/秒。那么爆炸处离岸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用一刻度尺测量某办公桌的长度为1.00 米,而其实际长度为1.02 米;后用该尺测得某物体长为0.98米,则其实际长度为_______________。
(3)一炸弹在海水中爆炸,岸边的人听到两次爆炸声,两次爆炸声之间相隔Δt秒,当时声音在空气中和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米/秒和v2米/秒。那么爆炸处离岸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实验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程序有
①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③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
④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
一般情况下,上述问题程序的合理顺序是( )
①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③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
④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
一般情况下,上述问题程序的合理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③①②④ | D.③②④① |
根据你的日常生活经验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壹圆硬币的质量约:3
(2)一只公鸡的质量约是1.5
(3)一瓶“娃哈哈”饮用纯净水的净含量(体积)为596
(1)一个壹圆硬币的质量约:3
(2)一只公鸡的质量约是1.5
(3)一瓶“娃哈哈”饮用纯净水的净含量(体积)为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