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的能力
- + 提出问题
- 提出猜想和假设
- 制定探究方案
- 获取事实与证据
- 解释、检验与评价
- 表达与交流
- 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命活动的调节
- 生命的延续和进化
- 人、健康与环境
- 常见的物质
- 物质的结构
-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 人类生存的地球
- 当代社会重大课题
-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小强同学非常善于科学观察和科学探究,下面是他进行的三个科学观察和探究,分别如下。
(1)对学校的一窝蚂蚁作了三天的观察,记录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五分钟,其结果如表。
①.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过程,第一步一般是
②.根据表中记录,请你作出一个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白天沙漠中的蝎子为什么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某同学模拟沙漠的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并测得了以下一组数据。

①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沙子的温度高低与深度有关可选择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A、A与E B、A与F C、A与 C D、A与G
(3)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相同的大豆种子,并且设计如下的实验
请你指出这个实验设计中应当改进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学校的一窝蚂蚁作了三天的观察,记录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五分钟,其结果如表。
①.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的过程,第一步一般是
A.提出假说 | B.提出问题 | C.设计实验 | D.仔细观察 |
时间 | 蚂蚁数目 | ||
第1天 | 第2天 | 第3天 | |
7:00 | 8 | 1 | 9 |
9:00 | 27 | 4 | 26 |
11:00 | 98 | 17 | 110 |
13:00 | 101 | 21 | 118 |
15:00 | 104 | 27 | 107 |
17:00 | 66 | 15 | 60 |
19:00 | 4 | 2 | 7 |
(2)为探究白天沙漠中的蝎子为什么把自己的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子里的问题,某同学模拟沙漠的环境做了一个实验,并测得了以下一组数据。

| 干细沙的温度 | 湿泥土的温度 |
表 面 | A 26℃ | E 24℃ |
2厘米深处 | B 24℃ | F 23℃ |
4厘米深处 | C 22℃ | G 21℃ |
①该实验中,电灯光模拟沙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探究沙子的温度高低与深度有关可选择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A、A与E B、A与F C、A与 C D、A与G
(3)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相同的大豆种子,并且设计如下的实验
花盆 | 光线情况 | 温度 | 水 |
甲 | 向阳处 | 20℃ | 充足 |
乙 | 阴暗处 | 20℃ | 不充足 |
请你指出这个实验设计中应当改进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亮亮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根据猜想,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梅梅同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
(4)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__________。
(5)梅梅同学完成本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有:_______________。
(1)梅梅同学对亮亮的问题进行了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根据猜想,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体 | 肥皂液 | ||||
管子直径(mm) | 3 | 5 | 10 | 20 | 50 |
泡泡产生的情况 | 容易 | 较易 | 较难 | 难 | 不产生 |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梅梅同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实验中该同学选用的5根管子长度有什么要求?______________。
(4)除了以上因素能影响泡泡的产生外,你还能提出什么猜想?(写出一种)__________。
(5)梅梅同学完成本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有:_______________。
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提出了“宇宙不守恒”的问题,最终被科学家吴健雄证实。结果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充分说明:科学探究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 )
A.提出问题 |
B.实验验证 |
C.提出假说 |
D.得出结论 |
下列有关科学探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探究要仔细观察,善于提出问题 |
B.进行科学探究要认真做实验,收集相关资料 |
C.进行科学探究要善于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问题答案 |
D.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探究 |
蚊子在水中产卵,卵孵化成幼虫,人们常可看到幼虫浮到水面的现象。
(1)对“幼虫为何要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如果不进行实验,你认为下列各种假说可能正确的是( )
A.幼虫需要光线
B.幼虫需要氧气
C.幼虫要找蚊妈妈吃食物
D.以上都是
(2)科学家在探究自然界奥秘时,第一步一般是(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
D.仔细观察
(3)小明对“幼虫为何要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提出“幼虫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设。为检验此假设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较合适的是( )
(1)对“幼虫为何要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如果不进行实验,你认为下列各种假说可能正确的是( )
A.幼虫需要光线
B.幼虫需要氧气
C.幼虫要找蚊妈妈吃食物
D.以上都是
(2)科学家在探究自然界奥秘时,第一步一般是(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设计实验
D.仔细观察
(3)小明对“幼虫为何要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提出“幼虫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设。为检验此假设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较合适的是( )
选项 | 烧杯 | 水量/ml | 幼虫/只 | 光线 | 温度/℃ |
A | 甲 | 400 | 20大 | 光照 | 28 |
乙 | 300 | 20小 | 黑暗 | 20 | |
B | 甲 | 400 | 20大 | 光照 | 28 |
乙 | 400 | 20大 | 黑暗 | 28 | |
C | 甲 | 300 | 10大、10小 | 光照 | 20 |
乙 | 300 | 10大、10小 | 黑暗 | 28 | |
D | 甲 | 300 | 20小 | 光照 | 28 |
乙 | 400 | 20小 | 光照 | 28 |
小科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她产生了一个疑问: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她猜想:泡泡的产生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她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此问题,请你另外提出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她猜想:泡泡的产生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她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液体 | 肥皂泡 | ||||
管子直径(㎜) | 3 | 5 | 10 | 20 | 50 |
泡泡产生的情况 | 容易 | 较易 | 较难 | 难 | 不产生 |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此问题,请你另外提出一种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 AB间的距离_____(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______。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 AB间的距离_____(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______。
春天里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是什么原因吸引蜜蜂飞向花朵呢?小明提出这可能与花的颜色有关。“吸引蜜蜂的可能是花的颜色”这一叙述属于科学探究中
A.提出问题 | B.建立假设 |
C.收集事实证据 | D.制订计划 |
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加尔卡修湖,有人拍到了一只非常罕见的粉红宽吻海豚。据悉,这是到目前为止人类首次发现的粉红色海豚。鲸类和海豚保护组织的高级生物学家里吉娜·斯尔维亚称,尽管它看起来是粉红色的,但这可能是海豚的一种白化变异,目前还不清楚它所遗传的是何种白化病。科学家提出这种观点是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
B.建立假设 |
C.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
D.作出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