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测和假设C.制定计划D.获得事实与证据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家之所以有许多发明和创造,首要工作是()
A.关注现象,提出问题 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记录结果,分析论证 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的程序有六个步骤,下列关于六个步骤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B.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C.评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D.猜想与假设、评估、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指甲的生长究竟发生于哪一部位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变长的原因可能是指甲的根部在不断地生长。”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擦掉,可以在指甲上保留较长时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一段时间后,他将观察到图中A、B间的距离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法迁移:植物茎的生长究竟发生于芽尖端的哪个部位呢?据上述实验启发,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芽的中轴线上,如图中甲所示,画上一条红色竖直线AB(红色竖直线比较难褪去,可以在植物芽上保留较长时间),让植物在黑暗环境中直立生长;②几天后,观察现象,结果如图中乙所示。

①实验中该同学的假设是:植物茎的生长可能发生于芽尖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得出结论:实验中植物茎的生长发生于芽尖端的________部位(选填“AC”“AB”或“BC”)。
当前题号:5 | 题型:None | 难度:0.99
科学课本提到了“一天,伽利略在一所大教堂里看到屋顶垂下一根长链子,链子尽头的那盏灯在不停摆动。他观察到灯左右摆动时,摆动间隔的时间几乎是相同的。为了确认这一设想,他把手指按在手腕上,利用脉搏跳动的次数的恒定性来测定灯左右摆动所需的时间。经过多次反复的测试,终于证明了他的设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后来人们利用单摆的等时性发明了带摆的钟”。那么,哪些因素决定吊灯往返摆动的时间呢?张勇和赵良提出下列猜想:张勇猜想:可能由吊灯的绳长决定;赵良猜想:可能由吊灯的摆动幅度决定。他们按照如图仪器进行实验。一根细绳一端拴一个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
实验序号
摆长(绳长)/厘米
摆动幅度/厘米
小球往返摆动20次的时间/秒
小球往返摆动1次的时间/秒
1
100
5
40
2.0
2
100
8
40

3
80
5
30
1.5
 

根据以上资料和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除了张勇和赵良的设想,请你也提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
(2)表格中的“?”的数据为_____。
(3)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器材及刻度尺外,还必需的测量仪器是_____。
(4)从本次实验可以得知张勇和赵良谁的猜想是正确的?_____。
(5)钟摆是利用本实验原理制成的。某一钟摆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钟摆摆长调_____(填“长”或“短”)一些。
当前题号:6 | 题型:None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