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一个矛盾人物吗?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材料二 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歙县人,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1926年起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一二·九运动后,在***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1938年8月,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不少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被***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史实依据并指出在认识历史人物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陶行知。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有学者认为,克伦威尔既是“时代的宠儿”,又是“时代的弃儿”。克伦威尔能够成为“时代的宠儿”,是因为他 
①在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②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
③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④在全国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丘吉尔在《英国民族的历史》中评价道:“如果说在危急的关头,克伦威尔的宝剑曾拯救了议会事业的话,那么毕竟他在历史面前是一个以独裁和军事统治者的面貌而出现的。”最符合该观点的史实是
A.平定王党叛乱B.处死查理一世
C.担任护国公D.颁布《航海条例》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历史学家评价某一人物时说:“一方面,他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该人物是
A.华盛顿B.克伦威尔C.拿破仑D.查理一世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的战役是
A.土伦战役B.莱比锡战役C.滑铁卢战役D.奥斯特里茨战役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阅读这段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理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①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②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传播
③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使意大利摆脱了奴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时,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为此他采用了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建立了国家银行。这一措施有利于
①巩固国家信用  ②稳定货币  ③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    ④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历史学家顾颉刚说:“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即使在一个时代中也有种种不同的孔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多辞谬说……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学士不反其本,妄作孝悌而侥幸于封侯富贵者也。

﹣﹣(庄子)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失败),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这种做法)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希望)矣。

﹣﹣(韩非子)

材料二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朱熹)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仲尼虽圣,效之则颦。

﹣﹣(李贽)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待孔子的相同态度,并结合两人各自的主张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两人对孔子形象的不同认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孔子形象的因素。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分析题 | 难度:0.99
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并感叹: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这表明(  )
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B.各派学说不断发展革新
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D.文化融合趋势逐渐增强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其主张却不被采纳,主要由于
A.孔子出身没落贵族B.诸侯忙于争霸无心变革
C.仁政思想不符合现实需要D.儒家学说不适应当时社会变革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