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 分层抽样的特征及适用条件
- 抽样比、样本总量、各层总数、总体容量的计算
- 分层抽样的概率
- 设计分层抽样过程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某校高三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400人,为了解该年级学生的健康情况,从男生中任意抽取25人,从女生中任意抽取20人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法 | B.抽签法 |
C.随机数表法 | D.分层抽样法 |
某学校老师中,
型血有36人、
型血有24人、
型血有12人,现需要从这些老师中抽取一个容量为
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都不用剔除个体;如果样本容量减少一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要在总体中剔除2个个体,则样本容量
可能为(
)






A.![]() | B.![]() | C.![]() | D.![]() |
现要完成下列3项抽样调查:①我校共有32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270名,行政人员20名,后勤人员30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32的样本②学术报告厅有16排,每排有22个座位,有一次报告会恰好坐满了听众,报告会结束后,为了听取意见,需要请16名听众进行座谈③从高二年级24个班级中抽取3个班进行卫生检查.较为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
A.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 | B.①简单随机抽样②分层抽样③系统抽样 |
C.①系统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分层抽样 | D.①分层抽样②系统抽样③简单随机抽样 |
某工厂生产甲、乙、丙、丁4类产品共计3000件
已知甲、乙、丙、丁4类产品数量之比为1:2:4:
现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150件进行质量检测,则乙类产品抽取的件数为______.


在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某个维度的测评中,分优秀、合格、尚待改进三个等级进行学生互评.某校高一年级有男生500人,女生400人,为了了解性别对该维度测评结果的影响,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高一年级抽取了45名学生的测评结果,并作出频数统计表如下:
表一:男生
表二:女生
(1)求
,
的值;
(2)从表一、二中所有尚待改进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进行交谈,记其中抽取的女生人数为
,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3)由表中统计数据填写
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测评结果优秀与性别有关”.
参考公式:
,其中
.
参考数据:
表一:男生
男生 | 等级 | 优秀 | 合格 | 尚待改进 |
频数 | 15 | ![]() | 5 |
表二:女生
女生 | 等级 | 优秀 | 合格 | 尚待改进 |
频数 | 15 | 3 | ![]() |
(1)求


(2)从表一、二中所有尚待改进的学生中随机抽取3人进行交谈,记其中抽取的女生人数为


(3)由表中统计数据填写

| 男生 | 女生 | 总计 |
优秀 | | | |
非优秀 | | | |
总计 | | | 45 |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 | 0.01 | 0.05 | 0.01 |
![]() | 2.706 | 3.841 | 6.635 |
从某社区65户高收入家庭,280户中等收入家庭,105户低收入家庭中选出100户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一项指标,应采用的最佳抽样方法是( )
A.系统抽样 | B.分层抽样 | C.简单随机抽样 | D.各种方法均可 |
某社区有5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25户,中等收入家庭280户,低收入家庭95户,为了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户的样本,记作①;某学校高一年级有12名女排球运动员,要从中选出3人调查学习负担情况,记作②,那么完成上述2项调查应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①用随机抽样法,②用系统抽样法 | B.①用分层抽样法,②用随机抽样法 |
C.①用系统抽样法,②用分层抽样法 | D.①用分层抽样法,②用系统抽样法 |
哈三中群力校区高二、六班同学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对所在校区老师的饮食习惯进行了一次调查, 饮食指数结果用茎叶图表示如图, 图中饮食指数低于70的人,饮食以蔬菜为主;饮食指数高于70的人,饮食以肉类为主.

(1)完成下列
列联表:

能否有
的把握认为老师的饮食习惯与年龄有关?
(2)从调查的结果中饮食指数在
的老师内任选3名老师, 设“选到的三位老师饮食指数之和不超过105”为事件
, 求事件
发生的概率;
(3)为了给食堂提供老师的饮食信息, 根据(1)的结论,能否有更好的抽样方法来估计老师的饮食习惯, 并说明理由.
附:

(1)完成下列


能否有

(2)从调查的结果中饮食指数在



(3)为了给食堂提供老师的饮食信息, 根据(1)的结论,能否有更好的抽样方法来估计老师的饮食习惯, 并说明理由.
附:
![]() | ![]() | ![]() | ![]() | ![]() |
![]() | ![]() | ![]() | ![]() | ![]() |
“荆、荆、襄、宜七校联考”正在如期开展,组委会为了解各所学校学生的学情,欲从四地选取200人作样本开展调研.若来自荆州地区的考生有1000人,荆门地区的考生有2000人,襄阳地区的考生有3000人,宜昌地区的考生有2000人.为保证调研结果相对准确,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荆州地区学生25人、荆门地区学生50人、襄阳地区学生75人、宜昌地区学生50人;
②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所有考生中选出200人开展调研;
③宜昌地区学生小刘被选中的概率为
;
④襄阳地区学生小张被选中的概率为
.
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荆州地区学生25人、荆门地区学生50人、襄阳地区学生75人、宜昌地区学生50人;
②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所有考生中选出200人开展调研;
③宜昌地区学生小刘被选中的概率为

④襄阳地区学生小张被选中的概率为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