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统计
- 统计案例
- 计数原理
- 概率
-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将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分成两个档次:“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其检测标准是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Q(简称血酒含量,单位是毫克/100毫升),当20≤Q≤80时,为酒后驾车;当Q>80时,为醉酒驾车.济南市公安局交通管理部门于2011年2月的某天晚上8点至11点在市区设点进行一次拦查行动,共依法查出了60名饮酒后违法驾驶机动车者,如图为这60名驾驶员抽血检测后所得结果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Q≥140的人数计入120≤Q<140人数之内).

(1)求此次拦查中醉酒驾车的人数;
(2)从违法驾车的60人中按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利用分层抽样抽取8人做样本进行研究,
再从抽取的8人中任取3人,求3人中含有醉酒驾车人数x的分布列和期望.

(1)求此次拦查中醉酒驾车的人数;
(2)从违法驾车的60人中按酒后驾车和醉酒驾车利用分层抽样抽取8人做样本进行研究,
再从抽取的8人中任取3人,求3人中含有醉酒驾车人数x的分布列和期望.
2017年某市政府为了有效改善市区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出台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其中市区公交站点重新布局和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市政府相关部门根据交通拥堵情况制订了“市区公交站点重新布局方案”,现准备对该“方案”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启用该“方案”.调查人员分别在市区的各公交站点随机抽取若干市民对该“方案”进行评分,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相关规则为:①调查对象为本市市民,被调查者各自独立评分;②采用百分制评分,[60,80)内认定为满意,不低于80分认定为非常满意;③市民对公交站点布局的满意率不低于75%即可启用该“方案”;④用样本的频率代替概率.

(1)从该市800万人的市民中随机抽取5人,求恰有2人非常满意该“方案”的概率;并根据所学统计学知识判断该市是否启用该“方案”,说明理由.
(2)已知在评分低于60分的被调查者中,老年人占
,现从评分低于60分的被调查者中按年龄分层抽取9人以便了解不满意的原因,并从中抽取3人担任群众督查员,记
为群众督查员中的老人的人数,求随机变量
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
.

(1)从该市800万人的市民中随机抽取5人,求恰有2人非常满意该“方案”的概率;并根据所学统计学知识判断该市是否启用该“方案”,说明理由.
(2)已知在评分低于60分的被调查者中,老年人占




在每道单项选择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若对4道选择题中的每一道都任意选定一个答案,求这4道题中:
(1)恰有两道题答对的概率;
(2)至少答对一道题的概率.
(1)恰有两道题答对的概率;
(2)至少答对一道题的概率.
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约定每局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比赛进行到有一人比对方多2分或打满6局时停止.设甲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
, 乙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
,且各局胜负相互独立,则比赛停止时已打局数
的期望
为( )




A.![]() | B.![]() | C.![]() | D.![]() |
已知随机变量
满足
,
,
,若
,则(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小明设置的手机开机密码若连续3次输入错误,则手机被锁定,5分钟后,方可重新输入.
(2)设第
次输入后能成功开机,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某日,小明忘记了开机密码,但可以确定正确的密码是他常用的4个密码之一,于是,他
决定逐个(不重复)进行尝试.
(1)求手机被锁定的概率;(2)设第



我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共有9名学生,其中有3名男生和6名女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进行两次汇报活动(即开题汇报和结题汇报),每次汇报都从这9名学生中随机选1 人作为代表发言.设每人每次被选中与否均互不影响.
(1)求两次汇报活动都由小组成员甲发言的概率;
(2)设
为男生发言次数与女生发言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求两次汇报活动都由小组成员甲发言的概率;
(2)设


某校举办“中国诗词大赛”活动,某班派出甲乙两名选手同时参加比赛. 大赛设有15个诗词填空题,其中“唐诗”、“宋词”和“***诗词”各5个.每位选手从三类诗词中各任选1个进行作答,3个全答对选手得3分,答对2个选手得2分,答对1个选手得1分,一个都没答对选手得0分. 已知“唐诗”、“宋词”和“***诗词”中甲能答对的题目个数依次为5,4,3,乙能答对的题目个数依此为4,5,4,假设每人各题答对与否互不影响,甲乙两人答对与否也互不影响.
求:(1)甲乙两人同时得到3分的概率;
求:(1)甲乙两人同时得到3分的概率;
(2)甲乙两人得分之和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