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函数与导数
- + 函数的定义
- 函数关系的判断
- 求函数值
- 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或参数
- 区间
- 函数的定义域
- 函数的值域
- 函数的解析式
- 相等函数
- 函数的表示方法
- 分段函数
- 映射
-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 平面向量
- 数列
- 不等式
-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平面解析几何
-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
- 推理与证明
- 算法与框图
- 复数
- 几何证明选讲
- 不等式选讲
- 矩阵与变换
- 初中衔接知识点
- 竞赛知识点
(2015秋•淄博校级期末)已知f(x)=m(x+m+5)(x+m+3),g(x)=x﹣1.若∀x∈R,f(x)<0或g(x)<0,则m的取值范围是 .
(2015秋•娄星区期末)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交于A(2,3),B(﹣3,n)两点.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
的解集 ;
(3)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求△ABC的面积.


(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x+b≥

(3)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求△ABC的面积.
(2015秋•娄星区期末)已知点M(﹣2,3)在双曲线y=
上,则下列各点一定在该双曲线上的是( )

A.(3,﹣2) | B.(﹣2,﹣3) | C.(2,3) | D.(3,2) |
(2015秋•娄星区期末)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D=6cm,CD=8cm,BC=BD=10cm,点P由B出发沿B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
1cm/s;同时,线段EF由DC出发沿D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交BD于Q,连接PE.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PE∥AB?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DEQ=
?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2连接PF,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1cm/s;同时,线段EF由DC出发沿DA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交BD于Q,连接PE.若设运动时间为t(s)(0<t<5).解答下列问题:

(1)当t为何值时,PE∥AB?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S△DEQ=

(3)如图2连接PF,在上述运动过程中,五边形PFCDE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2015秋•娄星区期末)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垂直于x轴,垂足是点N,如果S△MON=3,那么k的值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