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长沙过贾谊宅

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①诗人因公务南至湘中,瞻仰贾谊故宅写下此诗;此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因“刚而犯上”被贬。②栖迟:淹留 ③楚客:指贾谊。贾谊曾被汉文帝重用,后被疏远,任长沙王太傅。
【小题1】依现代汉语来看,这首律诗不押韵;但按唐代的读音,此诗是合乎律诗规范的。推测一下,本诗的“悲”、“涯”和____________在古代是押韵的。
【小题2】下列对作品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贾谊被贬长沙三年,有志难伸,心境悲凉,奠定了全诗抑郁悲重的感情基调。
B.颔联写诗人步入贾谊故宅所见之景,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面抒发感慨做铺垫。
C.颈联写贾谊当年在湘水凭吊屈原,如今,诗人又来到长沙凭吊贾谊,此乃万古同悲。
D.尾联感叹唐王朝风雨飘摇时却贬谪无罪的“我”,以直抒胸臆手法发出愤怒的质问。
【小题3】任选角度,比较本诗与已学过的左思的《咏史》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
【小题2】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上下句形成一幅极有层次感的秋景图。
B.颔联“无边”、“萧萧” 、“不尽”、“滚滚”写出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C.颈联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着笔,抒发了诗人怨天尤人的悲苦。
D.全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小题3】这首诗的诗眼是“悲”,概括“悲”字包含了那些情感。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广陵赠别
(唐)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小题1】本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小题2】以下评价适合于本诗的一项是
A.含蓄委婉B.雄奇瑰丽C.高亢豪放D.明快俊逸
【小题3】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感情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三子

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来稳。

(注)①去远:离去很远,宋神宗元丰七年,陈师道因家贫而将妻子儿女送往在四川做官的岳丈处寄养。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说妻儿们去远了,相见无期,也就不那么惦记了;当归期将近,会面有望,则反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B.颈联写见面后的复杂心情。久别重逢,惊喜之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相顾无言,泪洒千行,相拥而泣。
C.颈联将久别相逢的感情写得淋滴尽致,诗人抓住悲喜苦乐的矛盾心理在瞬间的变幻,将复杂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
D.此诗通篇造语质朴浑厚无矫饰造作之气,读来恻恻感人,其原因主要在于诗人感情的真絷,语语皆从肺中流出。
【小题2】结合全诗,谈谈“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二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试分析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猛虎行

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注)这首诗创作于中唐时代,正值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后的藩镇割据时期。地方政治不稳,官府与地方势力狼狈为奸,人民生活困苦。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乐府体的寓言诗,全诗以写猛虎危害村民来影射当时的社会,比喻贴切,叙述简洁。
B.第二句借猛虎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绕村寻衅,喻指如猛虎般的恶势力凶恶残暴,胆大妄为。
C.第四句写慑于猛虎的淫威,山中的麋鹿全都不敢有半点动静,喻指劳动人民战战兢兢地生活。
D.第五、六句,写百姓为逃脱虎患,年年在深山中抚养孩子,孩子怕招来老虎,不敢相互追逐。
【小题2】本诗“寄思遥远,不言胸中正意,自见无穷感慨”,请简要分析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近体诗中的
【小题2】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小题3】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小题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对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用“闻”字把诗人夜不成寐,辗转反侧,百无聊赖的感觉细腻地表现出来了。
B.本诗用词颇具匠心,“月”上用一个“寒”字形容,又与“泠泠”相联,点染了幽清意境。
C.“远逾响”“时一喧”句,写出了泉水山鸟的闹腾,和自己的孤寂形成对比,更显得落寞。
D.本诗抓住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声响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衬托他的郁郁情怀。
【小题3】本诗借景抒情,请结合全诗赏析这一手法。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首联用虚笔,女主人公想象丈夫久久不归,可能是因为风波之阻,丈夫不得不滞留他方,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
C.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反衬游子有家难归;秋虫对户悲鸣,悲伤的叫声烘托思妇的惆怅。
D.尾联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慨叹来年春天,游子应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塞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小题2】《梁书》中记载,南朝文学家王融对这首诗的颔联“见而嗟赏”,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颔联的精妙。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寄李儋元锡(注)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韦应物到滁州任刺史。这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收复长安。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第二年春天,韦应物派人北上打探消息,探者还没有回滁州。李儋,字元锡,韦应物的诗交好友,曾托人问候。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又”字说明与朋友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了,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
B.作者“春愁黯黯独成眠”指作者满怀愁绪孤独入眠,而引起作者愁绪的主要原因是春天即将逝去,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不舍之情。
C.“世事茫茫难自料”指国家的前途难以预料,也包含个人的前途渺茫。
D.颈联写诗人因为多病使他想辞官归隐;但他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又不能一走了事的复杂心态。
【小题2】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梦

(唐)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寒风高吹,月满清砧,意境清冷而又高远,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颔联点题,思妇夜梦阑珊,魂断难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边思”的孤独与痛苦。
C.第五句移情于物,借“孤鸿”出塞,寄寓边思之情。第六句写秋叶辞林,暗含季节的更替,为尾联思妇给丈夫寄征衣的行为做铺垫。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
【小题2】古人善以阔远的空间来表达深远的情怀,试简析诗歌尾联“天外心”所蕴含的深刻情感。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