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宋代民歌
施耐庵《水浒传》(注)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注)《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押送生辰纲行至黄泥冈时,白日鼠白胜扮作挑酒桶的汉子所吟唱的诗作。【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诗后两句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是祈求下雨:一方却“犹恐春阴”,两种场面形成鲜明对照。 |
B.宋代民歌从不同的侧面渲染天气的炎热,为押送生辰纲的杨志等人口渴思饮,终于落入吴用所设计的圈套作铺垫。 |
C.这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在春日大早之时,农人与豪门贵族两种不同的生活场面和不同的心理活动。 |
D.这两首诗歌都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讽刺了富贵人家不知民生疾苦。 |
京口
(唐)陆龟蒙
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可怜宋帝①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注)①宋帝,指南朝宋武帝刘裕,发迹于京口。【小题1】颈联采用_________手法写古渡口_________ 的特点。
【小题2】“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句话。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山间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小题2】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小题1】“秋波媚”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___【小题2】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上阕一二句写登高兴亭时的耳之所闻,目之所见,写出了战火未熄的时代背景。 |
B.上阕三四句借用战国高渐离和荆轲的典故,“凭高酹酒”给人以豪迈开阔之感。 |
C.上阕五句切“高兴亭”之亭名,“悠”字似喜实悲,为后文充分打开了想象蓄势。 |
D.下阕用灞桥等借指古都长安,“应待人来”暗示旧山河迫切等待着宋军的收复。 |
感 愤
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虛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释)①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政权的进扰。②蜺:古同“霓”,虹的一种。玉蜕,指白虹,③却;此处指“返回”。④去:作“来”讲。⑤浑:简直。【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
B.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盛世去。 |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抱负、过人见识。 |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小题1】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
B.诗人的仕途不顺,命运多舛,其诗作多有政治失意之感。本诗中“独鸟背人飞”也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背时,含蕴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情。 |
C.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写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
D.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展开描写的。 |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①
(南朝•梁)何逊
缘沟绿草蔓,扶楥②杂华舒。
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余。
遥遥长路远,寂寂行人疏。
我心怀硕德③,思欲命轻车。
高门盛游侣,谁肯进畋渔④。
注:①此诗写于何逊“州举秀才”之后,诗人于落日前立村落所望,其时范云任广州刺史。②楥:篱笆。③硕德:美德。④“畋渔”,种田、捕鱼的人。【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杂”描绘了青草绵延,碧绿如茵;野花开放,杂乱无序的画面,让景物鲜活灵动。 |
B.“澹”将轻烟、垂柳、夕阳和余晖融合,描绘了一幅春野夕照图,富有诗意美。 |
C.前四句描写黄昏眺望所见春野景致,优美宁静,触动诗人情绪,乐景衬哀情。 |
D.本诗结构严谨,前四句写景,“遥遥长路远”是诗人览物所感,为下文抒情作转笔。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句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小题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诗。【小题2】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两首诗的相同之处。
山雨
何绍基[清]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①。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注):①离披:散乱的样子。(1)诗歌描写的这场山雨有什么特点?
(2)作者通过什么方式描写山雨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新晴尽放峰峦出”的“放”字历来受人称道。谈谈你的看法。
杂诗 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昔往鸧鹒③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④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③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
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 |
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 |
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阮籍《咏怀》) |
D.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
参考资料:
诗经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节选自《诗经·小雅·采薇》
参考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