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注)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珥:插。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前一句中“蹑”字显示出士族子弟世居高位的强势,后一句中的“沉”字则流露出寒门才俊沉沦于底层的颓唐。
B.“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此句是过渡句,既概括总结了前句,又自然引出后句的典例,同时也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积重难返的愤慨。
C.“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写了汉代的金张两家,凭借祖先的功业,得任汉朝的高官,其官勋可于帽上插七条貂尾,尊贵非常。
D.“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运用了有关冯唐的事典,借此表达的情感与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的表达完全相同。
【小题2】请简要分析“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四句有何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0-19 04:3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也。县召为吏,给农司马。既而又被使到邺,事久不决,乃贩铁于邺市。市长沛国赵元儒名知人,见苞,异之,因与结交。叹苞远量,当至公辅,由是知名,见吏部郎许允,求为小县。稍迁景帝中护军司马。徙邺典农中郎将。时魏世王侯多居邺下,尚书丁谧贵倾一时,并较时利。苞奏列其事,由是益见称。文帝崩,后每与陈骞讽魏帝以历数已终,天命有在。及禅位,苞有力焉。武帝践阼,迁大司马,进封乐陵郡公,加侍中。自诸葛诞破灭,苞便镇抚淮南,士马强盛,边境多务,芭既勤庶事,又以威德服物。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密表苞与吴人交通。先时望气者云“东南有大兵起”。及琛表至,武帝甚疑之,遣太尉义阳王望率大军征之,以备非常。苞用掉孙铄计,放兵步出,住都亭待罪。帝闻之,意解。及苞诣阙,以公还第。苞自耻受任无效而无怨色。时邺奚官督郭禹上书理苞。帝诏曰:“前大司马苞忠允清亮,才经世务,干用之绩,所历可纪。宜掌教典,以赞时政。其以苞为司徒。”有司奏:“苞前有折挠,不堪其任,不宜擢用。”诏曰:“昔邓禹挠于关中,而终辅汉室,岂以一眚而掩大德哉!”于是就位。泰始八年薨。帝发哀于朝堂。及葬,车驾临送于东披门外。策谥曰武。咸宁初,诏苞等并为王功,列于铭飨。苞豫为《终制》曰:“延陵薄葬,孔子以为达礼;华元厚葬,《春秋》以为不臣,古之明义也。自令死主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熏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选自《晋书·石苞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B.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C.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D.自今死亡者/皆敛以时服/不得兼重/又不得设床帐明器也/诸子皆奉遵遗令/又断亲戚故吏设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位即禅让帝位,这里指的是魏文帝将帝位禅让给司马炎——史称晋武帝。
B.教典是教育法规古代帝王常用教育教化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铭飨常常指将有功之臣的生平、事迹铸、刻或写在器物之上,以供人们祭祀。
D.明器是古代人们下葬时带人地下的随葬器物,制作常用陶瓷木石或金属纸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苞初入仕途,并非一路通达。起初县里召他为小吏,供农司马差遣,后又被差遣到邺做事,事情长时间办不完,就在邺地贩卖铁,后来才逐渐升迁。
B.石苞为官正直,敢于揭露权贵。在任邺城典农中郎将时,魏朝王侯多数住在邺下,尚书丁谧权倾一时,但计较私利,石苞将他上奏朝廷,被人称道。
C.石苞遭人陷害,信任受到损害。石苞在镇守淮南地区时,兵强马壮,力量强大,又有威信,淮北监军王琛因嫉妒而陷害他,于是他受到了武帝怀疑。
D.石苞虽遭反对,依然得到重用。皇帝想提拔石苞为司徒,受到官吏的上奏反对,但皇帝却认为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掩盖他大的美德,他仍被委以重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淮北监军王琛轻苞素微,密表苞与吴人交通。
(2)有司奏:“苞前有折挠,不堪其任,不宜擢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 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昔往鸧鹒③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④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赞,西晋文人。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③鸧鹒:又作仓庚,指黄莺。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小题2】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
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
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阮籍《咏怀》)
D.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小题3】本诗“昔往鸧鹒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参考资料:
诗经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节选自《诗经·小雅·采薇》

参考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