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①公实②《雷雨》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③一震静胡烟!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④笺帝所,人非大手⑤笔非椽。

(注)①次韵:按原诗的韵进行和诗。②公实:郑公实,洪炎的朋友,作有《雷雨》一诗。③若为:怎能。④九关:天门九重,代指朝廷。⑤大手:大手笔。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雷雨发出轰鸣声,有如百川崩泻,仿佛具有拔走蓬莱三山的威势。
B.颔联作者通过写雷雨不能扫清“胡烟”,表达了对不能驱除侵略者的憾恨。
C.颈联中的田园荒芜、洪水弥漫、河洛被金人占领,意在写出百姓生活艰难。
D.结尾两句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时的心志,打算上书朝廷,希望朝廷早日组织力量,一洗“河洛腥膻”之气,使国家复兴。
【小题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首联写景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6-20 04:1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忆少年
曹组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想前欢,尽成陈迹。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伤春词,实际抒发的是念旧怀人之情——旧地重游,景色如昔,可是往日的酒伴不能一同游宴了。抚今追昔,于是引起了对同游者的怀思。字里行间传达出无限深情。
B.起首三句追忆往日的一次游宴。“年时”即当年。具体时间从后文可知为临近清明。三句同用“年时”二字开头,采用了顶针手法,加重了感情色彩,哀婉极致,却也新颖别致。
C.任何人都曾有过欢乐赏心的事,但事过境迁,良辰不再,往日的欢快事,回头来看就已是陈旧的痕迹。“想前欢,尽成陈迹”明显紧承上句而来,且从中可以窥见《兰亭集序》的影子。
D.词的含义清晰,落点在告诫后人珍惜光阴,不要虚度年华,无所事事,正如白居易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E. 全词语言平易精炼,通俗浅出,无矫揉弄作,一气呵成。意境清幽,于淡雅中抒浓郁真挚之情。深沉哀婉,情韵悠长。
【小题2】辛弃疾词《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中有“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句,试与本词结尾“把阑干暗拍”比较,谈谈两词表现手法与情感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