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开展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有关戏剧常识的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麦克白》,《奥赛罗》。
B.戏剧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根据矛盾冲突的性质,戏剧又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雷雨》属于悲剧。
C.《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著名杂剧,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元杂剧在四折以外所增加的短的独立段落,一般用在最前面,作为剧情的开端,有时用在折与折之间,衔接剧情)。课文是全剧的第三折,是矛盾冲突的结局。
D.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1为中调,92字以上为长调。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又题为《忠义水浒传》,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滕王阁序》中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一句,“请缨”指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后用以指投军报国;“弱冠”,古代以十八岁为弱年,行冠礼,以示成年。
C.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他在南下探亲时,路过南昌滕王阁在席间赋诗,并写下了此片序,是一篇骈体文。
D.《陈情表》中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制度的“秀才”含义不同。
当前题号:3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达了他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B.“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用了《诗经·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成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是用了《论语·微子》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的典故。
C.辞,是介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陶渊明的创作开创了山水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等,与刘禹锡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刘白”。
B.贾谊,西汉文学家政论家,代表作有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等,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曾称赞这些作品为“西汉鸿文”。
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D.海明威,美国作家。他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写作风格以简洁著称,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1)_____________掣了一根花签,上面是一枝杏花,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
(2)孟子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四端”,指的是:__________,仁之端也;________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当前题号:6 | 题型:语言表达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又被称为“诗余”或“长短句”。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B.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四折一楔子,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B.《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位“背运”的老人,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第85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一条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C.《高老头》的高老头是一个面条商,没有社会地位却有钱,他用70万法郎的陪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爵,指望女儿成为贵族,自己就可成为贵族的座上客。
D.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还起了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字。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
B.《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而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他主张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
C.“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大学》,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内在本质的探究来获得真知,开启智慧。
D.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新唐书》《明史》等,这些史书采用的是编年体体例。
当前题号:9 | 题型:文言文阅读 | 难度:0.99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少年天才王子安,列“初唐四杰”之首,其余三杰“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骈文《滕王阁序》乃其绝唱。
B.人称“东床快婿”的王羲之,以一次雅集后微醺中写下的《兰亭集序》,在文学史和书法史上流芳千古。
C.《渔父》选自宋玉等主编的《楚辞》,这是继《诗经》以后又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这里的屈原形象成为司马迁写《屈原列传》的重要素材。
D.元杂剧是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剧本由唱、科、白组成。其中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元杂剧按角色分,有旦、末、净、丑等,丑俗称“大花脸”。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