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开展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5-15 10:37: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收录在小说集《彷徨》中。鲁迅的小说集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祝福》选自《彷徨》。
B.古人的名与字意义往往或相同,或相反,或相关。韩愈、苏轼、柳宗元的名与字的意义都相反,杜牧、辛弃疾、周瑜的名与字的意义则相关。
C.欧·亨利,美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大师,与法国的巴尔扎克、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作品反映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并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D.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乐章、诗余、乐府、琴趣、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词按长短又可分成: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同类题2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密考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揭露了希普陷害威克菲尔并导致贝西小姐破产的种种阴谋。
B.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十岁的大卫送去当洗涮盘子的童工。
C.贝西小姐为了感谢密考伯,送他一笔资金,使他在澳大利亚发财致富,事业上取得成功。
D.已经和海穆订婚的爱弥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提福兹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提福兹私奔国外。
同类题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同类题4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B.“记”是一种古代文体,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情怀抱负或阐述观点。
C.《沁园春·雪》《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词牌名。词牌,也称为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
D.“一尊还酹江月”中的“尊”是盛酒器具,“酹”在这里是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同类题5
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长明妃尚有村”中的“明妃”是王昭君,汉元帝宫人,西晋时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改称了“明妃”。
B.“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到汉代,最高一级学校叫“太学”,后来改为“国子学”、“国子寺”或“国子监”。
C.“李氏子蟠,年十七”和“铸以为金人十二”句式相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和“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也相同。
D.“填然鼓之”和“树之以桑”两句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和“却匈奴七百余里”两句中有不相同的词类活用。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文史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