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说法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②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指农历十五,“晦”指农历三十。
③《礼记》曰:“幼名,冠字。”名是婴儿出生几个月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则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④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⑤《杜工部集》(杜甫)以官爵命名,《范文正公集》(范仲淹)以谥号命名,《贾长沙集》(贾谊)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
⑥《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范晔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汉书》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辞造句典雅远奥。
A.①③④B.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⑤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河阳人。唐代著名散文家,明人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既是一场复兴儒学的运动,也是倡导古文、反对骈文的文学革新运动。古文运动的理论,对于开创作家自由抒发的文风,拨正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和学问。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秦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
B.吕叔湘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家和教育家,著有《中国文法要略》等;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学者,主要从事美学方面的研究,《谈美书简》是其代表作之一。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今存《庄子》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司,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或诗余。根据词牌的名称,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C.孟子,战国时期需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宣扬“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D.《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这一析字式的集名隐含作者辛酸的愤愤懑。
当前题号:4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丧服,居丧时穿戴的服饰。中国古代根据服丧重轻、做工粗细﹑周期长短,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其中“大功”“小功”分别穿戴九个月和五个月。
B.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即指洪州是二十八星宿中翼、轸的分野。
C.我国古代纪月法有序数、地支和时节等纪月法。时节纪月法就是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如春季的三个月即“三春”依次称为“孟春、仲春、季春。”
D.中国古代诗文集命名方式种种,如以“籍贯”命名的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以“官职”命名的王勃的《王右丞集》、以作者“字”命名的陈子昂的《陈伯玉集》、以“号”命名的归有光的《震川集》。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顶是
A.“黎民不饥不寒”“氓之蚩蚩”“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中的“黎民”“氓”“氓隶”都是指平民百姓。
B.“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是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宿名。我国古代占星家还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相对应,称作分野,比如参星对应蜀,井星对应秦。
C.西汉董仲舒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这四部书都是儒家经典,属“经史子集”中的“经”部。
D.李白的《蜀道难》和白居易的《琵琶行》属于古体诗,形式更自由灵活;杜甫的《登高》和李商隐的《锦瑟》属于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四联中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国粹”的京剧与元杂剧有着传承关系,比如,京剧中的很多剧目来自元杂剧,京剧中的角色名称“生、旦、净、末、丑”也和元杂剧中角色名称一致。
B.在两宋词史上,柳永、李清照和苏轼、辛弃疾分别是“婉约派”和“豪故派”的开创者和代表词人,他们对宋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宋史》《元史》《明史》。不难看出,它们都是以朝代或时代为断限编写的,因而被称为断代史。
D.孔子曾经整理并传授过六部先秦古籍,分别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它们被称为“六经”,后来《乐》失传了,现在看到的只剩“五经”。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孝悌:指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B.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C.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D.《红楼梦》第三回中评宝玉“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具有追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的性格特征。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各项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秋三传”中,《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比较重视阐释《春秋》之“大义”或“宗旨”,而《左传》则侧重于补充历史事实。
B.“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以合乎礼法为标准,主张不隐晦事实真相,反对“为尊者讳。”
C.“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包括司马迁著的《史记》、班固著的《汉书》、范晔著的《后汉书》,以及陈寿著的《三国志》,都是纪传体例。
D.“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四书”则是《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两篇的合称。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B.《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C.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D.“家父”“家母”指对方的父母,“令尊” “令堂”指自己的父母;“令郎”指对方的儿子,“犬子”指自己的儿子。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