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跽”:两膝据地,挺直腰股,表示庄敬。由于上身显长,所以叫长跪。
B.“黄昏”:指晚饭后的一段时间,相当于19至21时。
C.“科”:元杂剧术语。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的舞台指示。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为《诗》,因其共收录了300篇,故而又称为《诗三百》。
当前题号:1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选项( )
A.御史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拥有弹劾纠察之权。
B.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秦始皇时始设太学。
C.五经指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春秋》
D.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选出下列常识判断中不正确的一项(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琵琶行》是他著名的叙事诗。
B.“风骚”是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它们分别代表了《诗经》和《楚辞》的最高艺术成就且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
C.《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由屈原编著而成。《书愤》的意思是抒发愤懑之情,其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诗风深沉蕴藉。
D.杜甫,字子美,人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诗作富于现实主义精神,有“诗史”之誉,他本人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名作。
当前题号:3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请指出这个场景中的常识性错误。
一部电视剧讲述了一个汉代的故事。画面里汉武帝站在颜体楷书的巨大屏风前,对出使西域的官员说:“你一定能够舌战群儒,不辱使命。”大臣回答:“武帝神武,万方臣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4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演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C.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
D.社日是古代人祭祀谷神的节日。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代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当前题号:5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歌颂了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风、雅、颂赋、比、兴。
C.“诸郎中执兵”中“郎中”指宫廷的侍卫;“敢以烦执事”中“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D.《包身工》作者夏衍,现代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选入课本的报告文学《包身工》,记录了“芦柴棒”等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作品按照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左传》是为了阐释《春秋》而写的纪传体史书,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C.韩愈和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
D.苏轼是影响深远的词体革新家,他以诗歌常见题材入词,打破“词为艳科”的传统。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妻归宁 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B.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这里以干支纪年,永和九年为癸丑年。
C.太史文起文公  太史:官名,负责修史等事。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六经,指礼、乐、射、御、书、数。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论》作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正对强敌契丹(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
B.对“伶官”的解释:因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C.“序”:写在著作或正文之前评论、介绍作品内容的文字,按用途可分为书序、诗序、文序、赠序。
D.韩愈,字退之,他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
当前题号:9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以及十表。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王荆公、王文公。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D.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其余三大刺客分别为专诸、聂政、要离。
当前题号:10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