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1)_____________掣了一根花签,上面是一枝杏花,写着“瑶池仙品”四字,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
(2)孟子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四端”,指的是:__________,仁之端也;________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6-26 09:02: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
D.我国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如《兰亭集序》中的“癸丑”。
同类题2
文学常识填空。
【小题1】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词按字数分,可以分为
、
和
。
【小题2】《战国策》又称为《》,是西汉末年的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
【小题3】司马迁曾因李陵案而获罪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的史籍,人称其书为《》,后称为《史记》。《史记》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
(体例)。
【小题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例)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
。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臣子向君王上奏的公文,以议论为主;记,是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杂记类文体。
B.《史记》的纪传体通史体例,记载帝王诸侯生平事迹的本纪和世家是主体,书是用来罗列世系的。
C.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世称王右军。永和九年,他与名士谢安等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
D.《渔父》是战国时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又见于《史记·屈原列传》这一独传中。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实甫,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他所著的《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楔子”的传统结构,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为其中的第四本第三折。
B.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擅长诗文,其《兰亭集序》记录了东晋文人的一次具有风俗和文化意味的集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艺术作品。
C.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喜剧《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四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这四部悲剧就是他著名的“四大悲剧”。
D.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同类题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跽”:两膝据地,挺直腰股,表示庄敬。由于上身显长,所以叫长跪。
B.“黄昏”:指晚饭后的一段时间,相当于19至21时。
C.“科”:元杂剧术语。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的舞台指示。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为《诗》,因其共收录了300篇,故而又称为《诗三百》。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