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又被称为“诗余”或“长短句”。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
B.元代杂剧是综合表演、说、唱、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每本通常四折一楔子,每一折都由同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散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27 11:4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
A.《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文言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发生、发展甚至失败的过程。
B.小说按篇幅,可分为长篇、中篇和短篇。德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马克·吐温并称为世界文学史上 “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C.《陈情表》出自萧统编订的《文选》。“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文中李密陈述了自己作为“亡国贱俘”不宜供事新朝的苦衷。
D.《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文章阐述了庄子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是一首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
同类题2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长篇小说《稻草人》、《倪焕之》等。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B.《斑纹》主要说明和描写了动物皮毛的颜色和图案,也写到了其他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山川地貌和人类劳作的痕迹等。文中的“斑纹”的含义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既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又指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的意味,指的是一切存在。
C.《南州六月荔枝丹》虽属于说明文,却以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远比诸如“荔枝”、“说说荔枝”之类的题目生动活泼富于形象感。文章开头引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句子进行质疑,自然引出对荔枝的说明介绍。文中引用诗句,或介绍荔枝林的景观,或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或印证荔枝的生长北限,或借以表达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的愿望与建议,都极富文学情趣。
D.《报任安书》司马迁在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
同类题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B.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士籍作家赫尔曼﹒黑塞在《黑塞说书》中倡导人们阅读杰作。
D.作家刘亮程被誉为 “乡村哲学家”,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和《风中的院门》等。
同类题4
下列各组诗句中,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蕴含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
A.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D.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同类题5
下列诗词所咏的传统节日与其它几项
不一致
的是
A.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B.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C.满怀黄菊篱边折,两朵茱萸镜里开。
D.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文史典籍